行业监管的重拳如同海啸过境,虽然林泽的“智学未来”凭借着快速的战略调整和团队的韧性勉强站稳了脚跟,但转型的阵痛还是不可避免地传导到了他的小家庭。公司在新业务方向上的投入巨大,而原有的C端营收又因政策影响而锐减,导致公司整体现金流持续紧张。作为创始人和CEO,林泽不仅带头降薪,甚至一度需要个人垫资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
与此同时,苏瑾的新媒体平台虽然影响力日增,但在行业整体趋于冷静的大背景下,商业变现也遇到了一定的瓶颈。广告商的预算缩减,知识付费的转化率下降,让她原本可观的收入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
屋漏偏逢连夜雨。之前为了改善居住条件而购买的高端住宅,每个月的房贷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两人喘不过气。再加上女儿小语进入小学后日益增长的教育开销、双方父母的赡养费用……一时间,这个刚刚步入“中产”门槛的小家庭,竟然再次陷入了“家庭信贷危机”的窘境。
银行卡里的余额数字每天都在减少,信用卡的账单日渐逼近,各种缴费通知接踵而至。林泽和苏瑾看着日益干瘪的钱包,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焦虑。
“这个月房贷还差一万多,怎么办?”苏瑾看着手机银行的余额,眉头紧锁。
林泽沉默着抽着烟,烟雾缭绕中,他的脸庞显得格外疲惫。“我再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找朋友周转一下。”
“找谁借?阿琛自己还欠着债呢,陈妍刚买了车,方磊学长那边……”苏瑾摇了摇头,“我们不能总靠别人。”
“那你说怎么办?”林泽的语气也有些烦躁,“总不能真的去卖房子吧?”
卖掉刚刚入住不久、承载着他们无数心血和期望的新家?这个念头让两人都感到一阵心悸。那是他们奋斗多年才换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怎么能轻易放弃?
可是,如果不卖房,钱从哪里来?
那段时间,家里的气氛变得异常压抑。两人都心事重重,很少再像以前那样轻松地聊天说笑。他们开始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
“这个月怎么又买了这么多没用的东西?不知道现在家里困难吗?” “你就知道省省省!难道我们要为了还贷,连基本的生活品质都不要了吗?” “我每天在外面累死累活,你能不能多体谅我一点?” “我体谅你?谁来体谅我?我白天带孩子写稿子,晚上还要为你担惊受怕!”
争吵过后,是更深的沉默和疏离。他们都感到委屈,都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对方的理解。曾经相濡以沫的感情,在金钱的压力下,似乎也变得脆弱不堪。
就在两人关系再次陷入冰点的时候,一个周末的下午,他们带着小语回到了曾经居住过的那个老小区。他们想去看看房东李老师,也想去那个承载了他们最初奋斗记忆的地方,寻找一点慰藉。
老小区还是那个样子,斑驳的墙壁,狭窄的楼道,晾晒的衣物随风飘荡。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饭菜香味和市井的喧嚣。
李老师看到他们回来,非常高兴,热情地把他们迎进屋里。“快进来坐!小语都长这么高啦!”
曾经那个拥挤、潮湿、充满矛盾的合租屋,如今己经被李老师收拾得干净整洁。墙上还贴着他们当初留下的合影照片。
看着照片上年轻、青涩、眼中充满憧憬的自己,林泽和苏瑾都有些恍惚。
“那时候真穷啊,”林泽感慨道,“连吃顿像样的饭都要算计半天。”
“是啊,”苏瑾也笑了,“但那时候也真开心。虽然什么都没有,但心里充满了希望。”
李老师给他们端来热茶和点心,听着他们讲述这几年的经历,时而点头,时而叹息。
“你们年轻人不容易啊,”李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大城市生活压力大,谁都有遇到难处的时候。但千万别因为钱伤了和气。”
“我跟老伴年轻的时候,也穷过,也吵过。最难的时候,连买米的钱都没有。”李老师回忆道,“但我们从来没想过要分开。因为我们知道,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钱是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李老师看着林泽和苏瑾,“比钱更重要的,是你们俩的感情,是这个家。只要家还在,爱还在,钱总能再赚回来。”
李老师朴实而充满智慧的话语,像一股暖流,缓缓地流淌进林泽和苏瑾的心田。
他们开始反思自己这段时间的争吵和抱怨。是不是因为经济上的压力,而忽略了彼此的感受?是不是因为对未来的焦虑,而忘记了当初共同奋斗的初心?
离开老小区时,天色己晚。林泽和苏瑾牵着小语的手,慢慢地走在熟悉的街道上。路灯昏黄,照亮了他们沉默的身影。
“对不起,”林泽率先打破了沉默,“这段时间,我太焦虑了,把压力都转嫁给了你。”
“我也有不对,”苏瑾摇摇头,“我不该总是抱怨,应该多给你一些理解和支持。”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彼此心中悄然和解。
“房子……要不还是先缓缓?”苏瑾试探性地问。
林泽沉吟片刻,然后坚定地摇了摇头:“不。房子不能卖。那是我们好不容易才拥有的家。钱的问题,我们再一起想办法。”
“我们可以把车卖掉,暂时先挤地铁上班。” “我们可以再削减一些不必要的开支。” “我可以再多接几个私活。” “你的平台也可以尝试更多元的变现方式。” “我们还可以向银行申请延期还款……”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始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困难依然存在,但他们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和斗志。
最重要的,是他们重新找回了共同面对困境的勇气和决心。
回到家,林泽在书桌前坐下,没有打开工作电脑,而是翻开了那本记录着他们“五年规划”的笔记本。看着上面曾经写下的目标和愿望,他感慨万千。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的空白页上,重新写下了他们的奋斗初心:
“不为追逐浮华,只为守护内心的安宁和所爱之人的幸福。无论顺境逆境,携手同行,永不言弃。”
他把笔记本递给苏瑾。苏瑾看着那行字,眼眶了。她在下面也写上了一句:
“愿我们永远保有这份初心,在柴米油盐中,开出最美的花。”
窗外,东海的夜色依旧深沉,但林泽和苏瑾的心中,却因为重温了奋斗的初心,而变得格外明亮和温暖。他们知道,只要他们坚守这份初心,互相扶持,就一定能够度过眼前的“信贷危机”,也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他们的、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