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泽和苏瑾刚刚度过了一场“家庭信贷危机”,虽然生活依然充满挑战,但夫妻同心,共同面对,让他们的内心变得更加笃定和从容。这个周末,他们约了方磊学长一家出来聚餐,想感谢他之前的点拨,也想分享一下近况。
方磊比几年前看起来苍老了一些,两鬓添了些许白发,但眼神依旧睿智通透,笑容也还是那么爽朗。他的妻子李芸依然温婉娴静,他们的儿子小宇己经长成一个高高瘦瘦的少年,今年刚上大西,也面临着毕业求职的压力。
饭桌上,气氛轻松愉快。大家聊着各自的工作、生活和孩子的趣事。方磊对林泽公司的转型和苏瑾平台的成功表示了由衷的祝贺。“我就知道你们俩能行!”他笑着说,“当初看你们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就知道早晚能熬出头。”
林泽和苏瑾也感谢方磊当初的指点和帮助。“磊哥,要不是你当初那番‘过来人说教’,我们可能还在为那些琐事吵得不可开交呢。”苏瑾感激地说。
“是啊,”林泽也附和道,“你的‘第三方案’理论,真是点醒了我们。让我们学会了更成熟地处理家庭关系。”
方磊摆摆手,谦虚地说:“我那算什么说教,不过是分享点自己踩过的坑罢了。你们能走出来,主要还是靠你们自己有智慧,感情也够深厚。”
聊到孩子,气氛却渐渐变得有些沉重起来。
“小宇最近怎么样?找到心仪的工作了吗?”林泽关切地问。
方磊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别提了,这小子,眼高手低,非要去什么互联网大厂、投行,普通的企业根本看不上。投了一堆简历,面试了好几家,都没下文。整天在家唉声叹气,我和他妈看着都着急。”
李芸也在一旁附和:“是啊,现在的就业形势太严峻了,竞争太激烈了。我们那个年代,大学毕业包分配,哪有这么多烦恼。现在的孩子,真是太难了。”
听到方磊夫妇的抱怨,林泽和苏瑾深有同感。他们想起了自己当年毕业求职时的艰辛和迷茫,也想起了如今依然在为事业打拼的种种不易。
“现在的年轻人确实压力大。”林泽说道,“不仅仅是就业压力,还有房价、婚恋、育儿……各种压力叠加在一起,让人喘不过气。”
“可不是嘛,”方磊感慨道,“我们这代人,年轻的时候为了房子、为了户口拼死拼活,好不容易熬出头了,以为可以歇口气了,结果又开始为孩子的就业、婚姻操心。感觉这辈子就没有轻松的时候。”
“谁说不是呢?”苏瑾也叹了口气,“以前总觉得等我们有钱了、成功了,就能过上理想的生活。现在才发现,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烦恼,人生就是一场不断打怪升级的游戏。”
“不过,”苏瑾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虽然难,但我们也不能失去希望,不是吗?就像我们当初那样,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来,总能找到出路的。”
“对!”林泽也受到了鼓舞,“办法总比困难多。小宇那么优秀,肯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磊哥,你也别太担心了。”
方磊看着眼前这两个虽然也曾经历风雨、但依然充满朝气和韧性的年轻人,心中也受到了一些感染。“是啊,”他笑了笑,“是我太焦虑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路得靠他自己走。”
“不过,”方磊又看向林泽,“你现在公司不是发展得挺好吗?有没有适合小宇的岗位?给学长开个后门呗?”他半开玩笑地说。
林泽也笑了:“磊哥,你要是真放心把小宇交给我‘磨练’,我当然欢迎。不过,丑话说在前面,我这儿可不养闲人,得凭真本事吃饭。”
“那是自然!”方磊拍了拍胸脯,“就得让他去你那儿摔打摔打,才知道天高地厚!”
这顿饭,从最初的轻松愉快,到中途的沉重感慨,最终又回归到了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的温暖氛围中。
林泽和苏瑾从方磊夫妇身上,看到了为人父母的焦虑和不易,也更加理解了自己父母当年的心情。他们知道,无论孩子多大,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需要操心和牵挂的。
方磊夫妇也从林泽和苏瑾身上,看到了年轻一代的韧性和希望。他们知道,时代虽然变了,挑战虽然更大了,但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面对,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聚餐结束后,两家人在公园里散步。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拖出长长的影子。
小宇和小语两个孩子在前面追逐嬉戏,笑声清脆悦耳。
林泽和方磊并肩走着,聊着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合作可能。
苏瑾和李芸则走在后面,聊着育儿的心得和女性的成长。
虽然各自面临着不同的困境和挑战,但此刻,他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温暖和力量。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不是孤单的。他们有家人的支持,有朋友的鼓励,更有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共情。
这份情谊,如同深秋里的一抹暖阳,驱散了寒意,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林泽在日记中写道:“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战场和焦虑。庆幸的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总有老友可以把酒言欢,互相鼓劲。这份情谊,比任何成功都更值得珍惜。”
苏瑾也在公众号上分享:“我们都在各自的围城里挣扎,也在彼此的故事中汲取力量。或许人生就是这样,一边焦虑,一边前行,一边失去,一边收获。重要的是,始终有人与你同行。”
深秋的东海,落叶纷飞,却也孕育着新的希望。林泽、苏瑾、方磊……这些在城市中奋斗的人们,将继续带着各自的困扰和期盼,互相鼓励,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