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年间

第5章 合租初体验:小房间,大梦想

加入书架
书名:
流水年间
作者:
蝶艳玉飞
本章字数:
3208
更新时间:
2025-04-28

天快黑了的时候,林泽终于拖着箱子,气喘吁吁地敲开了合租公寓的门。

这是一栋老小区七层居民楼里的三室一厅,门牌号贴着褪色的彩贴,门上猫眼附近还有几道被搬家的箱子磕出来的划痕。当他站在门口时,他的心脏怦怦跳,满脑子想着自己“清北毕业高材生”身份和这普通不过的屋子之间的落差。

门内先是一阵狗吠声,紧接着传来房东李老师的声音:“是小林吧?终于到了。鞋换下来进来看看。”李老师是一个约茬花甲的退休女教师,戴着茶色老花镜,笑起来像冬天的暖灯泡。

林泽进屋的第一感觉是“挤”。鞋柜上凌乱摆着七八双各式男女运动鞋,走廊角落叠着一排超市纸箱和黑色拉杆箱。狭窄的过道延伸向厨房,厨房门开着,热水壶噗噗作响,灶台上一锅西红柿鸡蛋汤的香气和东海湿热的空气搅在一起。

“阿琛还没回来,新来的陈妍在阳台晒衣服,”李老师不紧不慢地说,“你的屋最里面,十平米不到,能凑合先住着。”

林泽点头推箱前行。经过客厅,看到有墙上钉着地图、日历,还有“租房守则”和wifi密码的便签。小吧台一角堆着几份《东海租房周报》,一本大学同学推荐的新书和一本翻旧的励志杂志。

他推开最里面的房门。灯一开,是个有些逼仄的小单间。窗户对着临街,一道铁栏杆横贯;床上还有前租客丢下的卡通床单、灰色抱枕一只。书桌贴着一块咖色胶带,抽屉拉开有金属摩擦的响声,桌面微微的合页里压着一张“欢迎新室友”的小卡片。

林泽有点发呆——首到大学为止,他住的都是上铺下桌、大片玻璃窗的学生宿舍。而如今,这个不足十平米的小隔间,是他世界的第一站,也许是下一个春天仍旧要栖身的唯一空间。

箱子放下,他松了一口气,感觉到腿己经走软。简单洗过脸,他拧开了水龙头,水里有些咸味——房东说这儿用的是老水管系统。小区晚上很安静,有一家三口在门口聊天,还有小孩骑着竹马、老人拉着家养的橘猫踱步下楼。昏黄路灯下的院子,有着岁月和烟火气,是所有“新漂”幻想过的“理想东海”最初模样。

陈妍晒完衣服回来,女孩剪一头干净短发,穿一件卡通T。她看到林泽,笑着打招呼:“你是阿琛的校友吧?听说清北的孩子来租房,这下咱们房间人均智商拉高不少。”

林泽摸摸鼻子,自嘲道:“智商不一定换得来房租和饭票。”

晚饭很简单,各自做自家的。阿琛回来得晚,买了两个卤肉饭和一袋小龙虾。几个年轻人吃着外卖盒饭攒近厨房火炉边,盘子早己混成一堆。陈妍家在本市,时不时给大家分点家里带来的腊肉。“我妈说了,外地待着不容易,咱们得讲点江湖义气!”

桌上杯盘狼藉,大家聊的内容乱七八糟:面试、租房、实习垃圾体验、东海公寓的高价、谁家晚上掏了厨房垃圾。最常聊的其实是“以后”——

“我们现在是苦,是北漂南漂,都不容易,”阿琛眼里还是那种初生牛犊的倔强,“但谁不是从十二平方一步步睁眼的?说不定十年后,这故事能在酒桌上吹上万遍。”

有人微信抢红包,有人刷兼职群,有人抱怨加班,也有人偷偷瞄墙上贴的梦想卡片:“27岁买第一套房,30岁公司晋升,35岁还清贷款,40岁有足够自由陪孩子环游世界……”

夜里十点,大家洗漱歇息,合租房恢复了安静。有人在阳台打电话,语气里夹着小镇母亲的叮咛;有人对着电脑,写着明天的面试自我陈述;还有人趴在桌上编程,黑夜中给外包项目赶进度。

林泽睡觉前打开家群,看见母亲发来视频祝福,嘴里絮絮叨叨,“别省那点钱,该吃吃,早点睡,多和好人接触。”他回“妈,我挺好的”,手却在被窝里悄悄攥紧,被一阵深深的孤独和不安裹挟。

他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小平房冬天会漏风,父亲给他糊塑料布挡北风,总讲:“家不是有多大、光鲜,是有人等你回、有人愿意为你撑起点亮的灯。”

合租房再小,也有灯光温柔。这里装得下理想与穷困,也装得下青春最后一点倔强。

林泽闭上眼,思绪终于慢下来。十二平米的房间,是漂泊在东海的第一个落脚点,是对抗孤独与现实的第一道防线。他坚信,哪怕未来再苦,也是从这里撑起的梦想。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