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的夜渐渐降临,城市的光像湖水一样在街头流淌。苏瑾面试过后,没有急着回合租房。她背着包,随人流走进东海三号线的地铁站。地铁入口处,机器的女声播报着“请注意站台安全”,人群有序地涌入列车。空气中有隐隐的风和霓虹的气味,还有来自西面八方、不同省份的口音与倦容。
列车启动时的振动,带给苏瑾短暂的晕眩。她抓着扶手,身边站着一个穿蓝领工装的大叔、一个拖着行李箱的女大学生、一个满头大汗的外卖小哥,还有一个带着耳机、始终沉默的高个男人。没有人交谈,只有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在每个人脸上映出千种表情。
车厢广播穿插着各类广告:“学商务英语,月薪倍增”“东海创意园欢迎新青年”“公寓招租送半年健身卡”。苏瑾听得无比疲惫,她盯着窗外隧道里一闪即逝的黑影,觉得世界无限密实、自身却越来越轻。这是她第一次体会到,地铁不是带人归家的列车,而像是一条巨大的传送带,吞吐着所有为生活奔波的灵魂,而自己只是其中毫不起眼的一员。
地铁一站站驶过,每一次开门,都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有的下班族带着外卖和疲劳回家,有的年轻情侣低声争吵着房租和未来;也有衣着时髦的白领换上平价球鞋,眼里有着刚从甲级写字楼退场的失落。
到了八点多,苏瑾才下了地铁。东海夜街汽笛声时起时落,路灯照出人行道上奔赴各自住处的影子。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从身边疾驰而过,滴滴司机在公交车道边打着闪灯招揽客人;仿佛每个人都在这座城市的小小蜂巢里努力搬运着属于自己的蜜和苦涩。
她买了一份便宜的煎饼果子,在小区外的长椅边慢慢吃。夜风吹过,苏瑾想起大学时代,和同学骑着自行车穿过宽阔安静的校园,哪怕深夜也从不担心安全和归途。那时候,她觉得路很长很宽,每一个夜晚都有温柔的归宿。而今天,合租的房门、陌生的街巷、满地呱噪的招租广告,以及加班房东李老师吆喝的钥匙声,才是她真正的归处。
回合租房时,林泽刚好从外面回家,小心翼翼地问:“今天还好吗?”
苏瑾疲惫一笑:“东海地铁线太绕啦。”
林泽点头:“我上次错过站,绕了一小时才回来。”
室友阿琛在厨房刷锅,大声插嘴:“明天早起别忘了抢热水,不然晚了全凉。”
合租房灯光温暖却仓促。彼此的狼狈都不必多言,每个人只顾活好当下的自己。夜色深沉,城市依旧灯火通明。苏瑾坐在床上,敲下一句日记:“在东海的每一次夜归,都是一次与自己和解。”
她知道,这座城市不会主动拥抱谁,所有柔软只能自己撑住。可她也明白,正是这样的夜归和孤独,才会让一颗心渐渐学会成长,把恐惧熬成勇气,把梦想熬成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