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女谋权录

第6章 权谋芳华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之嫡女谋权录
作者:
爱吃海带冬瓜的刘帘
本章字数:
6032
更新时间:
2025-05-22

姜琬立在相府后花园的亭子里,望着一池残荷,思绪万千。

生辰宴上的风波虽然暂时平息,但她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嫡庶之争、家族权力的暗流,远比表面上看到的更加复杂。

池面倒映着她清冷的面容,指尖无意识着怀中母亲留下的玉佩,那莲花纹路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往事。

家族立足 次日清晨,薄雾未散,姜琬便来到了父亲的书房外。

红木雕花门半掩着,传来姜相国与管家的低声交谈,提及漕运损失惨重,她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

“父亲,女儿听闻漕运之事颇为棘手,可否让女儿分忧?”

姜琬轻声问道,声音中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与自信,一袭月白色襦裙更衬得她清雅出尘。

姜相国抬起头,手中的狼毫在宣纸上晕开墨渍,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你一个女儿家,懂什么漕运?”

“女儿虽为女子,但也略通商贾之道。况且,女儿在乡间这些年,也见过不少漕运之事。”

姜琬不卑不亢地回答,随后从袖中取出一卷详细的漕运路线图,将自己了解到的漕运情况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一一说出。

她言辞清晰,分析头头是道,从劫匪出没的规律到官府剿匪的难点,无一不精准。

姜相国越听越惊讶,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

原来,相府的漕运船只在经过一段河道时,经常遭遇劫匪。

那些劫匪熟悉地形,神出鬼没,官府虽然多次派人清剿,但收效甚微。

姜琬提出,可以与当地的镖局合作,雇佣镖师护送船只,同时在船上安装一些机关暗器,以应对突况。

此外,她还建议开辟一条新的漕运路线,虽然路程稍远,但安全性更高。

“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见识。”姜相国满意地点点头,“此事便交给你去办吧。但记住,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得到父亲的许可后,姜琬立刻开始行动。

她先是拜访了京城中最有名的威远镖局,镖局门前高悬的黑底金字匾额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刚到门口,便撞见一位面容冷峻的灰衣男子——此人正是威远镖局新晋的总镖头霍苍,传闻他曾在江湖中孤身斩杀十二悍匪,手段狠辣却重信守诺。

“霍镖头,此次合作关乎相府漕运安危,还望鼎力相助。”姜琬行礼,目光沉稳。

霍苍双臂抱胸,审视片刻后开口:“相府的银子好赚,但我的镖师只护值得护的货。”

说罢甩出一卷漕运路线图,上面密密麻麻标记着劫匪据点。

原来霍苍早对漕运路线有所研究,只是在等合适的合作对象。

姜琬心中一动,当即取出自己绘制的改良路线图,与霍苍的图相互印证。

两人一番讨论,敲定了更周全的押运方案。与此同时,姜琬还结识了一位神秘匠人墨玄,此人擅长机关术,曾为江湖第一大帮打造过机关堡垒。

在姜琬的重金聘请下,墨玄带着他的弟子们日夜赶工,在漕运船上安装了精巧的弓弩机关与陷阱。

在这个过程中,姜瑶却暗中使绊子。她买通了几个工匠,故意在安装机关时偷工减料。

姜琬发现后,并没有声张,而是在船只出发前,亲自对每一艘船进行了检查。

当她发现问题时,立刻命人重新安装,并将那几个偷工减料的工匠交给了官府。更令人意外的是,姜琬顺藤摸瓜,找到了幕后主使的线索——一张带着胭脂香的纸条,上面画着一只展翅的凤凰,与太子府的徽记极为相似。

船只出发那天,姜琬亲自坐镇指挥。漕运船队浩浩荡荡地行驶在河道上,船帆在风中猎猎作响。

当船队行驶到那段危险的河道时,果然遭遇了劫匪。

但由于有镖师的护送和机关暗器的防护,劫匪不但没有得逞,反而死伤惨重。

混乱中,姜琬注意到一个蒙面人,其身手与那日在生辰宴上企图接近姜瑶的人如出一辙。

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揪出这个隐藏在暗处的势力。

这次漕运的成功,让姜琬在相府中的威望大增。

姜相国对她赞不绝口,就连一向看她不顺眼的刘氏,也不得不对她另眼相看。

然而,姜琬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她知道,家族中的旁支也在觊觎着相府的权力。

暮春的细雨绵绵不绝,姜琬坐在相府书房内,指尖轻轻着案头泛黄的账簿。

窗外的芭蕉叶被雨水打得沙沙作响,却掩不住她眉间的凝重。

近日,她陆续收到佃户们的密信,字里行间满是惶恐——城西那片祖传的千亩良田,竟有人在暗中强占。

"姑娘,打听到了。"春桃匆匆推门而入,鬓角还沾着雨水,"是三房的姜远堂在搞鬼,他身后撑腰的,是京城最大的米商万德昌!"

姜琬的瞳孔微微一缩。

万德昌这个名字,她早有耳闻。此人不仅掌控着京城七成的粮米生意,更是太子府的座上宾。

看来,这不仅仅是家族内部的纷争,更是朝堂势力在暗中较量。

她决定亲自去一趟城西。换上粗布衣裳,戴着斗笠,姜琬混在佃户中间,来到了那片良田。

眼前的景象让她怒火中烧:原本绿油油的麦田被践踏得一片狼藉,几个凶神恶煞的家丁正在驱赶佃户,田头插着的界碑不知何时己被换成了姜远堂的名号。

"这位小哥,可否借一步说话?"

姜琬拦住一个面善的年轻家丁。

她塞了一锭银子过去,压低声音道,"我是新来的,想问问这田到底怎么回事?"

年轻家丁左右张望了一番,才小声说:"实不相瞒,这田本就是相府的。但我们老爷收了万德昌的好处,说是要把田卖给太子府......"

姜琬心中了然,却不动声色。接下来的几日,她带着心腹西处走访,收集证据。

在佃户们的帮助下,她不仅拿到了多年前的地契原件,还找到了一本记录着姜远堂与万德昌往来账目的密账。

但她知道,这些还不够,她需要一个关键证人。

终于,在城郊的一间破庙里,她找到了那位曾在姜远堂手下做事的老仆。老人蜷缩在角落,病弱不堪。

姜琬亲自为他请医问药,每日送去热粥。

起初,老人始终闭口不言,首到有一天,姜琬坐在他床边,轻声说起了自己的身世:"老伯,我从小在乡下长大,见过太多像您这样被欺压的百姓。我只想为大家讨回公道。"

老仆浑浊的眼中泛起泪花,终于开口了。

他详细讲述了姜远堂如何与万德昌勾结,如何伪造文书,甚至提到了太子府的一封密信,信中承诺会为他们撑腰。

姜琬将这些话一一记下,心中己有了盘算。

家族会议那日,祠堂内气氛凝重。姜相国坐在主位,脸色阴沉。姜远堂却一脸得意,身旁坐着万德昌派来的管家。

"今日叫大家来,是为城西田产之事。"姜相国扫视众人,"远堂,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姜远堂站起身,假惺惺地叹了口气:"兄长有所不知,那片田多年来收成不好,我是想着帮家族减轻负担......"

"够了!"姜琬突然站起,声音清脆而坚定。她命人呈上地契、账本,又将老仆带到堂前。老仆颤抖着,将所有真相娓娓道来。

姜远堂脸色骤变,强装镇定:"这都是胡言乱语!空口无凭......"

"是吗?"姜琬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封信,"这是太子府写给万德昌的密信,上面清楚写着要将那片田改建成军营。怎么,三叔还要狡辩?"

祠堂内一片哗然。姜远堂额头上冒出冷汗,瘫坐在椅子上。万德昌的管家见势不妙,悄悄想要溜走,却被霍苍带人拦住。

姜相国拍案而起:"孽子!竟敢做出这等事!从今日起,你被逐出族谱,那片田产即刻归还!"

姜远堂瘫倒在地,连连磕头求饶。而那封密信,在姜琬的安排下,很快就传到了御史台。不出半月,万德昌的生意接连遭遇重创,先是粮库失火,接着又被查出偷税漏税。京城百姓都在传言,这是有人在为相府出气,却不知这一切,都是姜琬在暗中布局。

这场风波过后,姜琬在家族中的威望达到了顶点。但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太子府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她望着祠堂外的天空,眼神坚定而冷静。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往往最为可怕,但她早己做好了准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