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总基地地下58层
钢化玻璃后的试验场内,一具三米高的纯白装甲静静矗立。
与初代泰坦战士的流线型设计不同,这批新装备的肩甲厚得像坦克炮塔,膝关节处多出两组液压缓冲器,背后凸起的能源舱足有洗衣机大小——这是黑金国际第三代重装战士,科研部内部称其为"铁幕"前面两款重装战士黑色重装战士比较平庸前面差点被击毁几台,白色重装战士速度快防御力低为追求未来在战场上的绝对优势就此研发。
"心率130,血压190/110,神经链接稳定。"
穿着白大褂的技术员盯着屏幕,数据流在防爆玻璃上投出幽蓝的光。
原本试验体是克隆人,身高1米92,体重280斤,脊椎里埋着三根黑金国际特制的神经导管。
"上尉,您确定要亲自测试?"
技术主管擦着汗问道。
站在他身边的男人摘下墨镜——是泰坦部队的雷德尔-威卡上尉,左眼装着义体,瞳孔收缩时会有机械运转的"咔嗒"声。
"废话。"
他扯开制服领口,露出锁骨下方植入的黑色接口
"这种大玩具我必须试试。"
【装甲参数:移动的钢铁堡垒】
1. 防御系统
-龟甲复合盾牌
由三层结构组成——外层是贫铀装甲,中间夹着蜂窝状吸能凝胶,内衬则是从日军坦克炮塔熔炼的均质钢。
整体呈120度弧形,完全展开时能挡住RPG首射。
自修复涂层
表面喷涂的纳米材料可在-30℃至150℃环境下自动填补弹痕,修复速度1cm3/小时。
2. 武器模块
主武器ZM-24"绞肉机
双联装20mm机炮,使用特制脱壳穿甲弹,射速3000发/分钟。
弹链首接连通背后的弹药舱,备弹5000发。
副武器骨链刃
右前臂内置的伸缩式合金锯,锯齿模仿鲨鱼牙齿结构。
启动时转速达9000rpm,能锯开九七式坦克的侧装甲。
应急装备:自杀式无人机蜂巢
左肩装甲内藏12架马蜂无人机,每架携带40克C4,可手动引导或设定自爆半径。
不过致命缺陷移动速度,全装备状态下时速仅8公里,相当于人类快走。
转向需提前2秒启动腰部液压轴。
还有散热问题 持续射击15分钟后,枪管过热会导致瞄准镜起雾科技程度远远不比前面那两款这个大家伙只不过比他们两个抗揍罢了。
科研部的解决方案是让驾驶员"忍一忍"。
........
现在开始实验
试验场另一头,二十个穿着日军军服的假人被铁丝固定在木架上,胸口贴着"关东军特别演习部队"的纸条。
"开始。"
雷德尔的声音通过装甲外放的扬声器传出,带着金属摩擦的杂音。
第一项:静态防御
三门缴获的九二式步兵炮同时开火,70mm高爆弹在盾牌上炸出三团火球。
硝烟散去后,盾面只留下几道浅痕,背后的装甲连晃都没晃一下。
"就这?"
"给老子换大口径!"
后面推上来一门203毫米M110型自行榴弹炮一炮下去才造成一点损伤而且还是盾牌后面重装战士屁事没有。
第二项:近战演示
当模拟的日军冲锋号响起时,装甲启动链刃。
第一个假人被斜着劈成两半,锯刃卡在第二个凝胶假人的骨盆里,他首接连人带锯抡起来砸向第三个——碎骨和内脏冻成的冰碴子溅在观察窗上。
"上尉!"
技术主管抓着话筒喊
"请测试无人机!"
十二架"马蜂"从肩部弹射而出,在空中组成攻击编队。
其中一架撞向某个假人脑袋,C4引爆时,头颅像西瓜般炸裂。
..............
测试结束后,雷德尔被液压臂从装甲里拖出来。
他浑身冒着热气,作训服被汗水浸透,右手无名指因神经链接过载而抽搐——这是第三代装甲最残酷的设驾驶员需承受12%的武器后坐力吐槽。
"怎么越活越回去了?这东西给将军们看研究所的科研经费不要了?″
那些科研人员看见这些数据摇头叹气他们目前还没有解锁超重装战士技术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加点防御就导致很多漏洞不如前面那款黑色重装战士。
一个科研人员划掉这台重装泰坦战士名字。
″继续研究一定要给将军一个满意的答卷!″
″是!″
″是!″
...........
(目前先更那么点晚上怕有点事先续上如果没事的话,我再更新一章请各位读者大大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