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燕带着照相机,还有笔和本子,她的打算是到了修车的地方,先拍一些劳动的照片,然后再采访一些修路的人的感想。
这件事情对她来说驾轻就熟,所以今天过来的时候心态非常的轻松,这是一个很容易完成的任务。、李龙带着马晓燕去到卖馕的铺子那里,把今天刚打出来的二十几个馕都买光了,放在车座上,然后继续前进。
马晓燕看李龙和卖馕的小伙子还聊了几句,在车里便问李龙:
“李龙同志,你们认识?”
“认识,我经常来他这里买馕,他刚才说,我一来,那些平时起的比较晚的买馕的人就失望了,因为我把早上第一坑的馕买完了,这些人吃早餐就得往后等了。”
“去修路的人有多少,这些馕够吗?”马晓燕问道。
“有二十几个吧。他们自己带干粮的,我买的馕是补充。修路的劳动量挺大的,有些人带的干粮不够吃,那我买的馕就能应个急。”李龙一边开车一边说道,“昨天我们打到了野猪,中午加了餐,今天就不知道有没有好运气了。”
“你昨天还打到了野猪?”马晓燕惊奇的问道,“大不大?我看你打猎很厉害啊。”
“还行吧,刚好碰上了。”李龙笑笑,“天山很大,野生动物虽然多,但分布的比较广,碰到了就好打,碰不到那就不好说了。”
李龙的意思是,能打着那当然就改善伙食,打不着就只有啃干馕。
马晓燕自然是没意见。这时候大家的生活水平还相对比较低,外出任务啃干馕是很正常的情况,偶尔有包榨菜咸菜啥的,就已经算是比较丰富了。
当然她还是希望李龙能打着猎物,这样的话野餐标准就提高了不少。
谁不想吃顿好的呢?
哪怕到三四十年后,华夏人工作赚的钱,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花在了吃上,所以所谓的恩格尔系数,对于华夏人来说,并不适用,毕竟欧美大部分国家的食物就是食物,称不上美食,资产到一定丰富的程度,就做其他的了。
大中华不一样啊,天南海南,多少个菜系,交流方便了,每个城市可能有十几种菜系,各种美食店,那赚了钱还不得吃顿好的?
“这一次修路打算持续多久?有计划没有?”马晓燕还是以工作为主,这车往山里开着的时候,她就已经采访上了。
“初步计划是先干半个月,修几公里的路出来——昨天一天能修出三四百米来,这样三四天就能修一公里路出来。我们现在先修着,边修边总结经验教训,后面修起来就会容易一些。”
“那目前碰到有什么困难没有?”马晓燕一边飞速的记着一边又问着。
因为是速记,这时候字迹并不好看,所以她一边写一边还抬头观察着前面的李龙,不想让他看到这时候自己的字迹。
“目前还没有,不过估计很快就会出现,修路嘛,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李龙笑笑说。
到了清水河村的时候,有等着的小孩告诉李龙,孟海他们已经进山了,李龙便发动车子继续前进。
“孟连长挺有心的嘛。”马晓燕感慨着,“还知道专门提醒你一下,这样就节约时间了。”
“孟连长的情商挺高。”李龙随口解释了一句,解释完就后悔了。
“情商?”马晓燕果然捕捉到了这个词,“我是听说过智商,这情商是啥?”
“就是为人处世嘛,办事周到。”李龙简单解释了一下,“有些人就想不到这些。就跟智商一样,做同样的作业题,有些人就会一种解法,智商高的就知道好几种解法。”
行吧,这样解释也算差不多。
智商这个词本身就是外来的,马晓燕就想着情商这个词,后来觉得这算不算是“城府”、“圆滑”?
吉普车进山口的时候,李龙往前看了看说:“昨天晚上山里好像下雨了,这路面都是湿的。”
“是啊,看着灌木叶子上还有露水,应该是昨天留下来的雨点子吧?”马晓燕也发现了这一点。
“那得赶紧过去看看,看路有没有受影响。”李龙踩下了油门,加快了速度。
吉普车开到修路那里的时候,发现孟海已经带着人在修路了。
修路的方式和昨天一样,依然是前面砍树,后面拉树,拖拉机把路面拓宽压实。
因为昨天晚上下了雨,路面有些湿滑泥泞,踩上去会带起一脚的泥。
来干活的虽然抱怨,但一个个脸上都没什么生气的意思,大多只是调侃,该干的活还是要干。孟海没开拖拉机,来回协调着,时不时的喊一声让大家注意安全。
李龙的吉普车停下来之后,孟海手里提着一根棍子走了过来,说道:
“李龙同志来了……马干事也来了啊?”
“你们来的早啊。”李龙从孟海手里接过棍子,一边捅着吉普车四个车轮子里卷进来的泥一边说道,“这干的有一个多小时了吧?”
“昨天下雨了嘛,这必须得早来。一下雨,干活的效率就下降了,不早来今天的任务就完成不了。”孟海解释着,“就这个,这样下去,看来今天都没办法达到昨天的工程量。”他说着话,从旁边也找了一根棍子帮着李龙捅吉普车轮子上沾的泥。
“没事,天气原因,不必特别赶。”李龙笑了笑说,“咱们干活不必那么机械,该灵活的时候就得灵活。”
把一个车轮子上卷的泥捅干净,他看了看四下天空,说道:“呆会儿太阳一升高,这路面上的泥很快就能晒干,干活是没事。不过看南边还在下雨,说不定会有洪水,咱们修的路在河滩上,得注意防洪,有水下来,一定得赶紧把人招呼着到边上去。”
“知道了。”孟海说道,“这河滩太平,还真得注意。”
牧民们转场选择的路是经过几十上百年考验的。每年转场的时候雪才开始化,还没形成融雪性洪水,所以这条路是很安全的。
而且选择的路尽量的平坦宽敞,地形利于大量的牲畜通行,这样至少在中间休息的时候,不至于让几百上千头牲畜挤在狭窄的山沟里。
这样的地方通常就是平坦的河沟。
等转场完,到六月份,融雪性洪水来了,把这里冲刷一遍,这事和转场影响就不大了。
但和修路影响挺大的。
八十年代信息资讯非常不发达,大家见识到的洪水无非就是河里水涨了,水库泄洪了。
李龙可是从短视频里见过那些在河边露营人被突然出现的洪水冲走的画面的,他知道这洪水的威力。
但孟海他们不知道,所以李龙还是挺在意的。
不说那些短视频里了,就下个世纪初,乌城南山沟里洪水,就冲走了好几位当时比较重要的人——防范意识不强,就容易出事。
所以李龙原本是打算去小木屋那边看看的,但这时候他让马晓燕自己采访,他则提着枪顺着河滩往上游走,想看看上游的情况,有没有什么发洪水的端倪。
一路往上走了几公里,野牲口的毛都没看到一根,当然洪水的迹象也没有,越往上水流越小。这转场的路是一条大沟,时不时会有一小股子水从旁边的支沟里汇过来,为这条沟里的水增加一点声势。
所有汇过来的水流声势都不大,也很平静,水的颜色也是清澈的,没有一点洪水的迹象。
李龙的心算是放下了一些,然后就开始扩展自己的探索范围,但是扩大了范围之后,依然没发现有什么野牲口。
他猜应该是昨天的枪声把那些家伙吓跑掉了,无奈之下,李龙就只好往回跑了。
刚才看到李龙提着枪往前面走,修路的不少人心情还是挺好的,他们觉得李龙应该是打猎去了。想着中午应该是会有好吃的了,但过了一个多小时李龙又回来了,手里依然是提着枪,背包也没看着膨大多少,显然是没有收获。
不少人是失望的。看来今天要啃干馒头了。
马晓燕听到了有些人的讨论,等李龙经过的时候,笑着问他:
“在上面没打到东西?”
“我去看看上面有没有发洪水的迹象。”李龙说道,“当然也是转转看能不能打着东西,可惜是一点野牲口的影子也没见到。现在我去我原来的木屋那里看看,昨天过去的时候发现那边被人撬了锁,今天过去看看能不能抓到破坏者。”
“那你去吧,我在这里继续采访。”马晓燕说是采访,其实她刚才问了一些人,没问出多少素材来,主要还是照相。
“你要采访的话,多问问老孟,他肚子里有货。”李龙提醒了一声,然后就去开吉普车了。
太阳已经升起来了,现在吉普车往回开的时候,路面好走了不少,没再甩起泥点子,也没再卷起那么多泥巴,快多了。
等赶到木屋的时候,李龙发现昨天锁上的门还好着呢,他猜撬门的应该就是当时挖贝母的那些人。有些人是熟门熟路,毕竟头两年这边有自己和孙家强等着换贝母换东西,今年没人在这里守着,那些想换东西的换不着了,就把门给撬了。
李龙也是没办法,分身乏术,认识的关系不错的都成家了,让一个成家的人在这里守着一个月时间,也挺残忍的。而且现在他还有修路的活,所以干脆就把木屋兑换点给暂时放弃了。
后面看如果有机会再找人过来吧。
李龙打开房间门,继续把被褥拿出来晒着,然后又把吉普车开到泉眼跟前,从后备箱里拿出工具清洗着车身。
今天他打猎的兴致不是很高,就和马晓燕讲的那样,能碰到最好,碰不到才是正常的。
吉普车上沾的泥点子太多,李龙花了大半个小时才洗干净。
这些搞完,李龙看看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就到饭点了,他还得赶回去——马晓燕没带干粮,总不能让修路的人给她吃的,自己这边的馕也忘记放在那边了。
吉普车开出去半公里的时候,李龙看到了骑马奔驰而来的波拉提。
显然,波拉提已经看到了他,此刻是专门奔着他过来的。
李龙停下了吉普车,下来等波拉提到了之后,两个人握了手,打了招呼之后,波拉提说道:
“我一直在等着今年你过来,结果你一直没来,你的那个木头房子也被别人撬掉了。我来的时候没看到人,等了两天也没等到人……”
“今年事情太多了。”李龙解释着说,“你家的那个院子住着还可以吧?”
波拉提的儿子结婚,李龙把他存在自己这里的钱换成了院子,去年的事情。
“好的很,我儿子很满意。”波拉提笑着说,“我听艾里说前几天你去到我们林业队那里拉货去了,那里面有我截留下来的东西呢。这段时间你一直没过来,我截下来的东西也没地方送,就拿到队里了。对了,艾里当队长还是不错的,卖掉的钱,给我们也分了一些。”
波拉提这趟过来其实也是听说李龙修路了,碰碰运气想看看能不能见到李龙,结果还真就见到了。
“最近在修路,我就过来看看。门锁我已经换上了,”李龙指了指那边的木屋说道,“有空的时候你帮我看看,看看别让人再把门给撬了。”
“行,没麻达。”波拉提说道,“你现在回去修路的地方吗?”
“嗯,本身想着过来看看屋子,顺便看看有没有能野牲口,结果啥也没找到,这就回去了。”李龙说道。
“我这里有早上打着的一个狍鹿子你拿去吧。”波拉提大方的说道,“不大,不过肉应该很嫩,我还没来得及剥皮呢。”
“那我就谢谢了,给你算钱。”李龙大喜着说道。
“不用不用。”波拉提摇了摇头,“十几二十几公斤的东西,不值什么钱。”
“皮子值些钱呢。”李龙说道,“今年皮子好像涨价了。”
“不用不用,我分了一些钱呢。”波拉提坚决拒绝,“朋友嘛,就不讲那么多!”
李龙也就不客气了,把那只装着狍鹿子的袋子取下来,放进吉普车,又给了波拉提几个新袋子。
“那边,那边,还有那里,这段时间时不时的有野猪下来呢。”波拉提又给李龙指了几个方向,“如果你来的早的话,可以去那里看看。你们修路嘛,吃肉才有劲的嘛!”
李龙记下了位置,谢了波拉提之后,开车往修路那边而去。
等李龙开车到修路的位置时,那边还在干活。李龙便招呼着孟海让人过来帮忙架灶,今天还是煮肉吃。
没那么多做饭的人,简单一点儿比较好。
李龙只负责剥皮,他看着河沟里的水好像比早上量大了一些,不过水还是挺清的。
既担心有洪水,又怕自己贸然的举动浪费时间,这时候李龙也挺矛盾的。
马晓燕也在做饭的这里帮忙,她夸赞着李龙:“厉害啊,每次出去都有收获,你这打猎的技术,真可以说是老猎手了。”
“这可不是我打的,我没找着猎物,碰到了林业队的朋友,他打到的给我的。”李龙解释着,他可不想贪别人的功劳。
“这样啊。”马晓燕有点失望,在她看来,李龙原本近乎“无所不能”的,没想到也有空手的时候。
因为时间有点晚了,所以肉只煮了大半个小时,熟了后李龙就让孟海召集人过来吃饭。
大家都累了饿了,也不管那么多。李龙吉普车的后备箱里有一大撂搪瓷碗,这玩意儿都是他后备箱里标配的东西了。
自带的馍馍,加上一碗带肉骨头的汤,每个人吃着都很高兴。
吃完饭休息不到半个小时,孟海就招呼大家继续干活。
李龙提着枪再次去了上游,他发现河沟里的水又涨了一点点,但依然不是很大,便又回转回来,给孟海提醒一下,让大家尽量不要到河沟那边去,他则提着枪去林子里,看看还能不能打着东西。
这里有孟海指挥着,马晓燕在采访着,他呆着好像两边都施展不开——因为李龙在的时候,孟海每指挥一个行动,就得去请示一下李龙,两边都不自在。
李龙提着枪进了山,发现不少贝母都开花了,羊肚菌基本上看不到了,但黑虎掌菌还没长出来,一些松树菇、牛肝菌、大白脆倒是长的挺好。
成片的党参开着花,有些上面的植株拇指粗,想来下面的党参参体肯定不小。
李龙也没敢远跑,就在附近转着,他时不时往南边看,看到南边山间的黑云时不时会洒下一大团,这就是在下雨了。
终究还是不放心,绕了一圈没看到野牲口后,李龙又往修路的地方转了回来,然后就听到了轰隆隆的声音——洪水来了!
他立刻加快了速度,等跑到修路的地方的时候,看到洪水已经快涨到修的路面这里了,而孟海正招呼着大家往山坡上走。
让李龙极为生气的是有一个人反向往洪水那里跑,孟海喊他的时候,他在喊着自己的铁锨留在那里,得捡回来不然被洪水冲走了!
李龙气得大骂,这不是害人吗?
然后这家伙就被突然涨起来的洪水,给卷到了水里!
孟海带着人当时就冲了过去,想要把人救上来。
让李龙有些着急的是马晓燕也冲了过去!
特么的,你是想当田晓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