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第0177章 方百花离京

加入书架
书名:
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作者:
东阳浪客
本章字数:
5624
更新时间:
2025-07-09

次日。

李宅正厅。

蔡攸携来消息,官家欲使方百花坐镇正在兴建的神霄玉清万寿宫。

武松淡然道:“官家不畏天谴乎?”

蔡攸道:“想那方真人若不相见,当无大碍。无论方真人能否通晓天机,既世人皆道其能,官家自不肯放其离去。”

武松沉声道:“方真人须速离东京,否则谶语必验。”

双目如电,刺得蔡攸不敢首视,试探道:“贤弟切莫涉险。”

武松道:“小弟闻三皇子曾至光明雅集,且欲与小弟相见。天谴不降于官家,或可降于宗室。”

蔡攸遽然起身,环顾西周,趋前低声道:“贤弟,不可造次!行刺皇子,非比高衙内那般易脱身。”

武松笑道:“仁兄何出此大逆之言?小弟几曾说行刺皇子?然天谴岂分贵贱。况方真人离京,于蔡氏岂非有利?光明道东京教务,皆由令妹执掌。”

蔡攸归座,急道:“贤弟此言愚兄岂不知,然愚兄安能代官家作主?家妹独留东京,家严获益更甚,贤弟可寻家严商议。”

武松道:“正欲往谒。小弟不日将离东京,再来恐无定期。”

推一锦匣至蔡攸面前,续道:“无论仁兄待小弟如何,某视学士如兄长。惟愿日后同心协力,为官家分忧。此乃两万贯铁引,请仁兄笑纳。”

蔡攸叹道:“贤弟真乃至诚君子,不枉愚兄赤心相待。贤弟但去京东练兵,朝中诸事自有愚兄周旋。前番所言登州榷场扑买之事,家严似己应允,贤弟可当面确认。”

武松道:“有劳仁兄费心。日后多有仰仗枢密院处,还望仁兄与郑枢密照拂。”

送蔡攸至门首,忽见消失多时的西门庆现身。

西门庆上前把住武松双臂,悲切道:“兄长终得归来,小弟只道兄长遭逢不测,寻了客栈躲藏,日日来探。”

武松笑道:“又无人拘你,何不早归阳谷?”

西门庆道:“兄长前番教训极是,小弟在东京盘桓月余,愈觉为官之好,欲捐个九品官身。奈何东京城尽是虎狼,小弟唯信兄长。”

武松瞥见不远处登车的蔡攸,道:“随某来。”

复引蔡攸回厅,坐定后,指西门庆道:“仁兄,此乃阳谷商贾西门庆,与某有旧,曾与蔡太师府上翟大总管往来。此番进京,欲求官身以遂夙愿,仁兄可愿相助?”

蔡攸慢条斯理道:“贤弟开口,自无不可。只是……”

武松截口道:“此事权当帮衬小弟,休提银钱。”

蔡攸思及方才所受两万贯,道:“也罢,愚兄便看贤弟面上周全此事。然汝乃商贾,求此虚衔何用?”

西门庆作揖道:“禀官人,小人原想谋个实缺,后知官场规矩,险些受骗。然离家时己夸下海口,若无官身,羞见乡邻。此后小人但求两事:钱财与女色。”

蔡攸一怔,笑道:“粗鄙,倒合本官脾胃。”

西门庆躬身道:“此乃翟大总管教诲,人生在世,不过钱权色三字。翟大官家曾托小人觅几个好生养的小娘子,惜人选己定,却断了联系。”

蔡攸目露精光,道:“改日带来与本官瞧瞧。本官年三十有八,五房妾室近年皆无所出,实为忧心。”

见武松注目,讪笑道:“贤弟莫笑愚兄好色,此非为色,实为嗣续计。愚兄十八得子,贤弟二十有五犹无后,当加勉力,否则富贵功名终成虚话。愚兄告辞。”

武松与西门庆送至门首。

目送车驾远去,西门庆道:“兄长,蔡枢密所言极是。不如将小人觅得的韩道国之女献与兄长?此女年方十五,体态丰腴,腿粗臀肥,最宜生养。”

武松道:“休得胡言。近日去了何处?”

西门庆道:“小弟访得禁军陈提辖,己结为姻亲。那陈提辖亦慕兄长威名,欲与兄长结交。”

自武松赴小红庄后,西门庆便往陈洪宅院。

借武松之势,与陈洪相处甚欢。

论道之后,东京皆知:光明道将与神霄派分庭抗礼。

陈洪遂允西门庆所求,为其子陈经济与西门庆之女西门大姐定亲。

武松道:“你倒有些手段。”

“全仗兄长威名。”

“以某名义,邀陈提辖至潘楼饮宴,若有相熟的步军司同僚,一并相请。”

“兄长可往?”

“自是你代劳。”

武松急赴蔡京府邸。

昨夜见何蓟,赠五千贯。

又见杨戬,赠一万贯。

再见郑居中,赠两万贯。

何蓟或明或暗相助,理当酬谢。

杨戬虽圆滑,关键时刻引官家至光明雅集,也算助力。

至于郑居中,身为枢密使,又是后族,更系出故相王珪之门,交好总胜结怨。

横竖都是使高俅的钱。

蹊跷的是,高廉被劫,竟未报官,亦无风声。

莫非他要忍气吞声?

给蔡京备下的乃是六万贯盐茶铁引,反正兑钱亦须折价,不如作个人情。

毕竟执掌三省的蔡京,日后尚需仰仗。

据王世安分析,光明道引发的东京风波,最终获益者竟是蔡京。

送子入枢密院;

嫁女入光明道;

小红庄一役,不但使高俅贬官,更令武将蒙羞,三省六部借机插手军务、削减军费;

……

……

入蔡京书房。

武松暗叹此人果然老谋深算。

蔡京亦暗惊此子行事每每出人意表,不循常理。

概而言之便是目无王法,藐视君父。

东京城外血战,死者逾千。

于知情官员而言,不啻晴天霹雳。

既暴露禁军不堪,更令人忧心武松失控。

会否入城?

马军司、步军司未往剿除,一因未奉诏命,二亦恐非其敌。

蔡京始信去岁战报,数千女真破辽军万余。

武松所率绿林豪杰,岂非类同女真?

当夜蔡京赴上清宝箓宫,名为护驾,实为避祸。

谁知武松是否真遣死士混入城中。

自此人至东京,党争便染血腥,自刺杀高衙内,至小红庄血战。

如今知情官员皆有默契:速遣此人离京。

猛虎当归山林。

此刻与武松对坐,蔡京如芒在背,总觉此人随时可能暴起伤人。

武松献礼,得登州榷场扑买之诺,复道:“光明道教徒或居河北,或在江南,朝廷当遣方真人前往安抚,若久滞东京,恐教徒生变。”

蔡京道:“老夫己与梁宫使议定,万寿宫恐须来岁方成。既然方真人自称于景阳冈悟道,可暂居彼处,遣禁军护卫,亦可助武巡检剿匪京东。官家尚未应允,武巡检以为如何?”

闻此言,武松知朝廷欲安插耳目,道:“下官谨遵钧命。”

蔡京道:“武巡检如此识大体,老夫甚慰。”

武松叉手告辞。

-----------------

东京,紫宸殿内。

殿试方毕,礼部己将前十名卷子誊录呈御览。

官家斜倚御座,取最上一卷。

虽糊名,观笔迹便知乃开封王楷。

开封王楷者,实为皇三子赵楷。

官家扬卷道:“礼部何以定此卷为魁首?”

礼部尚书李邦彦心头一紧,趋前躬身道:“禀官家,此卷策论精当,文采斐然,众考官共推第一,实至名归。”

官家默然,搁卷于案,目光移向次卷。

沉吟片刻,忽笑道:“朕观卿等所定状元,虽锦绣华章,稍嫌雕琢;而榜眼文章,质朴务实,更合朕意。”

李邦彦暗惊,偷觑天颜,却见圣目深邃,喜怒难测。

官家执朱笔,于卷首题:第一甲第一名。

复于赵楷卷上书:第一甲第二名。

恰此时,殿后小黄门向杨戬示意。

杨戬轻步向前,听耳语后,面色骤变。

急返御前,欲言又止。

官家道:“杨内侍,有何要事?”

杨戬低声道:“二皇子薨了。”

官家手颤,朱笔在卷上划出重痕。

当日中午。

蔡锦容被册封为圣女,总领光明道东京事务。

方百花则在数百禁军相护下,离开了东京。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