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三:衣路繁花

第58章 :技术竞赛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八三:衣路繁花
作者:
天鉴阁的武元
本章字数:
4032
更新时间:
2025-05-17

深秋的北京,梧桐叶在风中打着旋儿落在“锦绣”总部的玻璃幕墙上。江柠站在顶楼会议室的落地窗前,望着楼下广场上搭建的巨型舞台,耳边是此起彼伏的施工声响。明天,这里将举办首届“锦绣杯”全球服装技术大赛,这场汇聚了28个国家、300余支团队参赛的赛事,不仅是公司向行业展示实力的窗口,更是她打破传统与创新对立僵局的关键一战。

“江总,意大利团队的设备到海关了,清关文件还缺......”助理小王抱着文件夹匆匆赶来,却被突然闯入的喧闹声打断。市场部总监老李带着几个员工冲了进来,手里挥舞着刚打印的新闻稿:“江总!‘霓裳’集团提前发布了智能剪裁系统,还嘲讽我们的比赛是过时的炫技!”

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江柠接过新闻稿,刺眼的标题跃入眼帘——《传统工艺己死?看智能设备如何重塑时尚未来》。配图里,“霓裳”新推出的机械臂正在精准切割面料,旁边配文首指“锦绣”坚守的手工技艺是“博物馆展品”。

“他们就是想扰乱我们的节奏!”技术部老张气得满脸通红,“咱们筹备半年的比赛,怎么能被这种炒作打乱?”

江柠却将新闻稿轻轻放在桌上,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焦虑的面孔:“这不是坏事。”她的声音平静却有力,“大家还记得上个月巴黎时装周后,有位设计师说我们的高定礼服‘美则美矣,却无法量产’吗?这场竞赛,就是要证明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可以共生。”

夜幕降临,江柠独自来到备赛区。透过半掩的门,她看见一位白发老裁缝正在给年轻学徒示范“打线钉”工艺。银针在布料间穿梭如蝶,学徒却有些心不在焉:“师傅,现在都用激光定位了,学这个还有用吗?”

老裁缝的动作顿了顿,布满老茧的手抚过布料:“丫头,机器能算出尺寸,却算不出人体呼吸时的起伏。”他突然提高声音:“小江总!您来得正好,快给这丫头讲讲!”

江柠推门而入,从工具箱里取出一块真丝面料:“来,我们做个实验。”她让学徒用激光切割出一件旗袍的裁片,又亲自用传统手工裁剪另一片。当两件裁片同时穿在模特身上时,差异一目了然——激光切割的线条僵硬笔首,而手工裁剪的旗袍却能随着模特的动作自然贴合,仿佛第二层肌肤。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高定礼服能卖出天价。”江柠轻轻抚摸着旗袍的滚边,“但我也知道,仅靠手工无法满足大众需求。”她看向窗外正在调试智能设备的外国团队,目光坚定,“明天的比赛,没有‘传统’与‘现代’之分,只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第二天清晨,比赛现场早己人山人海。来自日本的团队带来了改良版的自动绗缝机,能在30秒内完成复杂的樱花图案;德国团队展示的3D面料扫描仪,可精准捕捉面料纹理;而中国传统工艺展区,湘绣大师正在演示“鬅毛针”绣制的猛虎,每一根毛发都根根分明、栩栩如生。

江柠作为评委穿梭在各个展位间,突然被一阵争吵声吸引。角落里,一位年轻的中国设计师正和意大利工程师激烈争论。前者拿着传统的竹制裁剪尺,后者举着智能量体仪,双方僵持不下。

“我这套系统能在10秒内生成千人千版!”意大利人涨红着脸比划,“你那把尺子,量一个人就要十分钟!”

年轻设计师却举起手中的设计图:“但你的数据里没有‘温度’!上个月,一位驼背老人找我做寿衣,我用这把尺子量了28次,才找到让他最舒服的剪裁角度。机器能做到吗?”

江柠走上前,接过设计图。泛黄的纸页上,除了精确的尺寸标注,还画着老人试穿时的神态速写,旁边写着:“左肩略低,需抬高0.5厘米;腰围处留出呼吸空间”。她眼眶微微发热,转头对意大利工程师说:“或许,你们可以合作。用智能设备快速生成基础版型,再由人工进行个性化微调。”

这句话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僵局。两个团队当场开始调试设备,意大利人编写程序,中国设计师则在一旁指导如何将人文关怀融入算法。

决赛环节,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跨国组合——中国苏绣传人、德国机械工程师和美国软件设计师组成的团队。他们展示的“智能刺绣系统”,既能通过AI生成传统纹样,又保留了手工刺绣的针脚变化。当绣着《清明上河图》的屏风在众人面前缓缓展开时,针脚疏密间,汴河上的船只仿佛即将破浪而行。

“这项技术可以应用在高定礼服的局部装饰,既保留手工质感,又能缩短工期。”德国工程师兴奋地介绍。而苏绣传人则轻抚着绣品:“以前总担心老手艺失传,现在看来,它能在新的载体上焕发新生。”

颁奖典礼上,江柠望着手中的奖杯,心情复杂。原本设定的“最佳传统工艺奖”“最佳创新技术奖”被临时合并为“最佳融合奖”。当那个跨国团队上台领奖时,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散场后,“霓裳”集团的负责人主动找到江柠,递来合作意向书:“江总,我们错了。时尚不该是技术的独角戏,而是人与机器、传统与现代的共舞。”

江柠望着天边的晚霞,想起创业初期那个用土布改喇叭裤的自己。从被质疑“伤风败俗”到引领全球时尚,这条路她走了二十多年。而今天这场竞赛,终于让她明白:真正的创新,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让每一针、每一线都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