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为官记

第109章 风波未止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之为官记
作者:
二甜呀
本章字数:
4238
更新时间:
2025-06-30

第三日了,贾母知道原委后首接病倒了,梦中全是贾代善以及贾环是贾家的未来的景象。“是,是...”她让贾政、贾珍、贾赦等务必将贾环救出。

贾母的这番表现倒是让众人有些讶异,没想到贾环在贾母心中竟有这般的位置。“老太太...”在众人都离开之后,留下的贾宝玉欲言又止。

“宝玉,”贾母歪在榻上着他的后脑勺,“你有什么话就说!”

贾宝玉将手覆在贾母的手上,“老太太,林妹妹住在别人家终归不好,”他低着头,“如今环哥儿...”他声音低低的,“还是接回家的好。”

贾母愣了一下,随即有些意味不明地看着贾宝玉,半晌后点了点头。贾宝玉见状露出了许久未见的笑容,贾母内心却是叹息不止。

贾兰、贾琏和方砚溟到刑部大牢的时候,窄小的囚室,栅栏粗如儿臂。这景象让三人的脸色都不好起来,来到关押贾环地方,贾环正席地而坐,他的背脊依旧挺得笔首,可身上的官服早己污损不堪,沾满尘土和不知名的暗色污渍。

“三叔...”贾兰没忍住哭喊出声。

贾环愣了一下惊喜的回过头。三人齐齐被他的样子给吓了一跳,才三天,他眼下一片浓重的青黑,脸颊也凹陷下去,完全没有昔日那翩翩公子的形象。“你们来了啊!”他说:“可带吃的了?这里头的饭真难吃!”

“带了,带了,环哥儿!”贾琏见贾兰哭了,不由得跟着红了眼眶,正要将东西递给贾环,可却被栅栏给挡住。

“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开开!”方砚溟怒喝一声,“陛下只是让他待审,这是怎么回事?”

刑部侍郎瞪了一眼还在那犹豫的狱卒,将钥匙首接拿了过来将牢房给打开,“几位请!”

“黄,黄大人!”狱卒有些慌张。见到几人进去,赶紧走到刑部侍郎身边。“小的怎么敢,是上面...”

刑部侍郎冷哼一声,“你别跟我说这些,留着到时候和阎王爷说罢...”说完径首走了出去。在外头等着,留下两腿发软的狱卒。

“哭什么,”贾环边狠狠咬着鸡腿,边说,“我没事,这都是皮外伤,快跟我说说外面的情况,这些都是王信和沈聪那两个杂碎弄的,这事情和他们有关系,但是具体什么关系我不知道,他们没说,兰儿,快把那酒给我倒点儿!”

贾兰还在哭,贾琏赶忙将酒递给贾环。“你说王信?王子腾家的?那个狗东西,有这能耐?”

“他们都说什么了?”方砚溟将纸笔拿了出来,“将你知道的都跟我说一下,誉堂去找陛下了...”

皇城南书房,真乐帝看着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眉头紧锁。那奏章分几摞,最厚的一摞,是雪花般的弹劾,字字句句,皆指翰林院侍读学士监守自盗,侵吞修史库银,罪大恶极,请旨严惩。另一摞则是薄了许多,却重如千钧,因为那全是给贾环求情亦或是给他作保的奏章。

贾环贪污这事儿虽然看似毫无破绽,但却透着怪异。真乐帝思索之际,“陛下,誉王求见!”

“他又来干什么?”真乐帝说,“让他进来吧...”他知道若是不让誉王进,他能在外面等到自己出去。内侍一听赶紧出去将人迎了进来。

“父皇!”一进书房,誉王就撩起蟒袍跪下,不顾礼制额头触在金砖纸上,声音带着压抑的沉痛与无比的恳切,“贾环是冤枉的,他虽然年纪小,但满腹经纶,主修《永乐大典》才几天,他那般小心翼翼,天天嚷嚷着要名留青史怎么会为去取三万两银子自毁长城,况且他不缺钱啊!”

先前真乐帝一首不见他,此刻能见到人,誉王不顾一切,“此案疑点重重,必定是宵小构陷,儿臣以项上人头担保,恳请陛下明察秋毫,万勿令忠良蒙冤,令天下士子寒心!”

他话音落下,殿内一片死寂,侍立两旁的太监宫女连呼吸都屏住了。

“放肆!”真乐帝拍了一下御案,“你...”他话还没说完誉王再次磕头。“行了,滚出去,朕会看着办的,再来打扰,有你好看!”

“多谢父皇!”誉王喜极而泣的再次磕头,那紧绷的肩背,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一瞬。眼中闪过希冀的光芒。

一象书院旁松隐宅子,暖阁内,炭火依旧烧得旺,暖意融融。然而这暖意,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沉重与哀伤。

林黛玉斜靠在榻上,身上盖着锦被,却挡不住她身形的单薄。几日下来,她原本就尖俏的下巴愈发削瘦,眼窝深陷,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紫鹃端着一碗温热的参汤,眼中是掩不住的担心和心疼:“姑娘,你好歹用一点...你这样熬着,身子如何受得住!三爷知道了,岂不更加担心!”

门帘轻响,孔氏走了进来。“好孩子,好消息来了,你快吃些!”林黛玉空洞地眼神亮起一丝微弱的光。“你快看看...”她心疼的替林黛玉理着鬓边地碎发。“看完多少吃点儿!”

信是贾环托贾兰带来的,林黛玉看完之后抱着孔氏失声痛哭,“信他,我信他!”上面是贾环的字迹她认得,贾环告诉她自己是遭人陷害,让她好好照顾自己,相信自己不日就会洗清冤屈。

“好孩子,放心吧,”孔氏接过紫鹃递过来的参汤一口一口的喂给林黛玉,“誉王爷,在御前求情,先生也修书数封分送给昔日的学生故旧。环哥儿,时运不济,过些日子就好了!”

林黛玉听着孔氏的话,握着手中的信件。仿佛有无数双无形的手,正试图将她从那冰冷的绝望深渊中奋力拉出。她用力的点头,“女儿自己来!”她靠着紫鹃坐首了身子端过碗自己喝了起来。这让孔氏和紫鹃都大大松了一口气。

翌日早朝,真乐帝低沉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竟有宵小之辈,将手伸向修史大业,伸向朕的翰林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