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戾九重:偏执帝王的白刃朱砂

第89章 是河神的警示,更是民心的回响

加入书架
书名:
凤戾九重:偏执帝王的白刃朱砂
作者:
汐雪小妞
本章字数:
3972
更新时间:
2025-05-22

“左相莫非忘了,”萧景珩指尖抚过小樱眉心的碎玉印记,“三年前兖州洪灾,若不是皇后带着百姓缝百家衣堵决口,何来今日的‘襁褓治河图’?”他忽然抬手,露出袖口内侧的刺青——那是当年被洪水冲毁的村庄坐标,“治河者,当知水无定形,政无常规。”

王承业梗着脖子道:“陛下岂可用妇人之仁乱了朝纲?《周礼·天官冢宰》云:‘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

“够了!”姜绾的声音忽然响起,惊得小圆小手一颤。她抱着女婴上前,银鲤玉坠与殿内水晶灯共鸣,在地面投出凉州双鲤泉的全息投影,“左相既知《周礼》,可记得‘以嘉量平物,以肺石达穷’?本宫今日便用这‘嘉量’——”她指了指小圆襁褓的汤圆纹,“称量天下粮仓;以这‘肺石’——”又抚过小樱的水闸印记,“通达河工之苦。”

殿内哗然。户部尚书陈廷敬忽然出列:“启禀陛下,臣今早收到扬州粮道急报,果然如长公主所示,东南粮仓受潮米粮达三千石。若依襁褓所示翻晒,可挽回七成损失。”他展开袖中密报,墨迹未干处隐约可见粮仓剖面图,竟与小圆咬出的图案分毫不差。

王承业的脸色瞬间惨白。他忽然想起,自己昨日刚在密折中弹劾陈廷敬“治粮不力”,此刻却被襁褓预言狠狠打脸。更令他心惊的是,萧景珩竟默许后宫参与粮政,这意味着帝王对传统礼法的颠覆己远超他的想象。

“左相可曾见过这般‘干政’?”萧景珩将小樱轻轻放在舆图中央,襁褓的水闸纹覆盖兖州,孩子无意识的踢腿在图上划出三道水痕——竟与工部尚未上奏的“三焦分流”方案完全吻合,“此子连《水经注疏》都未读过,却能示以治河真机,左相还要说,这是‘妇人之仁’?”

老臣额间渗出冷汗,却仍负隅顽抗:“纵使有奇象,亦不可将朝堂沦为育婴堂!陛下若一意孤行,臣……臣唯有以死明志!”他忽然从袖中抽出半寸玉簪,抵住咽喉——那是其祖上传下的“死谏簪”,簪头刻着“忠烈”二字。

“左相不可!”李明远突然出列,扑通跪地,“治河如治水,堵不如疏。陛下抱婴听政,看似逾矩,实则是将民心捧上朝堂——此等胸襟,臣等当誓死追随!”他的声音里带着少年人的热血,“臣昨日在西市,见百姓用面团捏‘小樱闸’祈福,这难道不是陛下与民同心的明证?”

此言一出,殿内响起此起彼伏的附和声。萧景珩注意到,几位出身寒门的官员纷纷点头,而勋贵出身的将领则面面相觑。他知道,这是新旧势力的一次隐形交锋——而他的双生儿,正成为打破陈规的关键楔子。

“左相,”姜绾忽然开口,语气己缓和许多,“本宫知晓你忧心社稷。但若你肯放下《礼记》,摸摸这孩子的襁褓,或许会明白——”她将小圆轻轻递向王承业,“治政的温度,从来不在竹简里,而在这柔软的布料间,在这温热的心跳里。”

老臣犹豫片刻,终究是接过小圆。女婴睁着乌溜溜的眼睛,忽然伸手抓住他的胡须,咯咯笑出声来。王承业感到胸前一暖,低头竟见小圆的口水在他的《礼记》上晕开一块水痕,隐约显形出“民为贵”三个字——那是姜绾特意用淀粉水写的隐形字,遇水方显。

“这……”王承业震惊地望向姜绾,却见她轻轻摇头,示意这并非人为。萧景珩趁机道:“左相,三年前你曾在兖州亲眼见过‘人相食’的惨状,难道忘了吗?如今有河神借朕的孩儿示警,你却要为了所谓‘礼法’,将这先机拒之门外?”

老臣的手剧烈颤抖,怀中的小圆忽然将脸埋进他的朝服,发出满足的哼声。王承业闻到孩子身上的奶香味,忽然想起自己夭折的孙儿——那孩子若活着,也该有小圆这般大了。

“陛下……”他的声音哽咽,“老臣……老臣恳请亲自督办兖州水闸加固,愿以《礼记》为质,换这襁褓治河的先机。”

萧景珩与姜绾交换了一个欣慰的眼神。谢凛忽然上前,护腕光芒转为清亮的蓝色:“陛下!凉州传来捷报,毒雾己按襁褓纹路流入双鲤泉,苏姑娘的温泉净化阵奏效了!”

虚空中显形出凉州场景:苏棠站在泉眼旁,银针插入地面,忍冬藤粉随水流扩散,青紫色毒雾逐渐转为透明,最终化作漫天星芒。谢凛护腕的“谢凛苏棠”刻痕与姜绾的玉镯产生共振,竟在殿内投出两人在破庙中盟誓的幻影——那时的萧景珩还是个落魄皇子,姜绾的发间还别着野樱桃。

“诸位爱卿,”萧景珩的声音里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朕今日抱婴听政,非为博‘贤君’之名,而是要让天下知道:大雍的朝堂,不再是少数人的清谈馆,而是千万百姓的守夜人。这襁褓里的啼哭,是河神的警示,更是民心的回响。”

殿外忽然传来百姓的欢呼声——不知何时,宫墙外己聚集了许多民众,他们举着绣有襁褓水纹的旗帜,高呼“河神护佑”。李明远激动地望向萧景珩,忽然明白,所谓“惊风”,惊的不是朝堂的规矩,而是旧时代的陈腐观念;而这双生儿的啼哭,正为大雍王朝掀开新的一页。

王承业低头看着怀中的小圆,见她正用指尖戳自己的眉心,忽然想起《礼记》中被自己忽略的一句话:“礼,时为大。”他轻轻放下孩子,对着萧景珩深深一躬:“老臣愚钝,愿从今日起,学这襁褓中的治河之道——柔软而坚韧,亲民而明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