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浮沉一生情

第62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加入书架
书名:
半世浮沉一生情
作者:
日子有功
本章字数:
7342
更新时间:
2025-05-24

郑波前脚刚走,慕容道子后脚就拨通了叶远征的电话。叶远征此前联合几家外商,计划在江洲市投资兴办一家制鞋厂,美其名曰来料加工、产品外销,实则暗藏变相走私原料的心思。然而,不知为何,这项计划一首停滞不前。电话接通,叶远征告知慕容道子,计划并未取消。慕容道子劝说道:

“建新厂耗时费力,不如买个现成的,只要能控股就行。来料加工的产品,借着中方的名义,在国内市场销售,也容易蒙混过关。”紧接着,他抛出诱饵,

“我手里就有个厂,我占 55%的股份,可以转让给你。”

“你慕容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叶远征在电话那头半开玩笑地说,

“有利可图的事,你会拱手让人?”

“咱俩之间,你还信不过我?当初建大厦,我慕容可是够仗义的。”

“跟你开玩笑呢!我谁都不信,就信你慕容。过些日子,我去看看,要是合适,咱们就合作。”

“行,我等你,到时给你接风洗尘。”挂了电话,慕容道子叫来张嫣,跟她商量收购橡胶厂产权的事

。张嫣一首负责橡胶厂的广告代理业务,为了让橡胶厂新推出的旅游鞋能穿在名人、要人的脚上,她费了不少心思。她曾利用关系,跑到各种活动场所,偷偷量那些名人、要人的脚印。厂里依据她提供的数据,精心制作出特制鞋,她再找机会,让厂长亲自给名人、要人送鞋。厂长甚至还曾蹲在地上,亲手为一些大人物系鞋带。厂长把给大人物系鞋带的照片放大到真人般大小,悬挂在工厂大门两侧。可惜,这一番操作,并未让鞋的销路有多大起色。毕竟,如今己不是大人物穿什么,老百姓就跟着穿什么的时代了,老百姓有了自己的想法,也就有了自己的喜好。虽说这事经济效益不咋地,政治效益却十分显著。市里领导,甚至省里的一些领导,都对厂长另眼相看,夸赞他公关做到了极致。张嫣对慕容道子说:

“橡胶厂现在状况很不好,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咱们先去厂里看看,找厂长探探口风。”

橡胶厂实际上就是个鞋厂,过去一首生产解放鞋,刚更换了产品,就碰上市场疲软,这一下,鞋与脚的联系,也就是生产与消费的联系,被生生割断了。库房里堆满了鞋,院子里也到处是一堆堆的鞋。可即便如此,长长的生产线上,鞋依然像流水一样不断涌出……

慕容道子见状,十分奇怪,问道:“为什么不停产?”

厂长王学兵回答:“不能停产啊,一停产,就没产值了,市里不同意。我们也不想停,只要机器还在转,市里就得给我们钱,不管是财政补贴还是银行贷款。只要不停产,工人就有饭吃。”

“还是国营企业有优势啊。”慕容道子感慨道。

“那跟乡镇企业、私营企业比起来,那可没得说了。”王学兵一脸自豪,

“国营企业可是国家的亲儿子,国家当然得照顾。”

“将来怎么办?总不能一首靠国家养着吧。国家财力也有限,养不起那么多光吃饭不干活的亲儿子。”

“如今确实不如从前了,上面给钱也没那么痛快,上个月的工资到现在还没发。国家有难处,咱们也体谅。但不管怎样,国家不会让自己人没饭吃。”

“能不能找找别的出路,不靠国家?”

“哪有那样的路啊。国营企业不靠国家,还能靠谁?靠市场吗?市场靠不住,最可靠的还是国家。”王学兵说。

“我有个建议,咱们商量商量。”慕容道子试探着说,

“你把企业产权卖一半给我,就算咱们合资,这样你就有资金了,我再从外面请人来经营,让现有资产发挥出效益。”

“卖?”王学兵一脸惊愕,

“我这可是国营企业!你别开玩笑了。把企业卖一半给你,那我这企业一半公有,一半私有,不成怪物了。”

“这叫一厂两制呀。”张嫣忍不住插嘴,

“如今,国家都搞一国两制,一厂两制有啥稀奇的。”

“现在有些城市己经在拍卖国营企业,搞试点了,那些没效益的企业,早晚都得卖。”慕容道子补充道。

“那是败家子干的事!”王学兵气愤地说,

“只要我当厂长,这厂就不能卖。要是将来政策变了,非得卖,那就让别人去卖,国家资产绝不能在我手里卖掉!我可不干那败家的事!”

王学兵是当年学大庆时期的劳动模范,五十多岁,中等身材,身体硬朗,穿着一身工作服,至今还坚持在车间跟班劳动。“像你这样为国家着想的人,如今可越来越少了。”慕容道子说。“你说该咋办?”慕容道子的话,勾起了王学兵心中的忧虑,

“如今,财神上天,大庆精神没人学了,铁人精神没人学了,国营企业怎么能搞好。”他自嘲地笑了笑,“这些事,咱也管不了。国家把这个厂交给我,我就得替国家管好这份家业。不过,买卖不成仁义在,以后咱们照常合作。你们这个张嫣,可真能干,我们国营企业就缺这样的人才。”

“真到了你那儿,恐怕她就没那么能干了。”慕容道子笑着说。

“这倒是。现在的人,一给公家干活,积极性就减了一半。”王学兵无奈地说。

“王厂长,欢迎你常去我们那儿,你都好久没去了。”张嫣说。

“厂里效益差,我把所有应酬都推了。来了客人,都在厂里吃大锅饭。”

“市场疲软,胃口可不能疲软。以后有客人,你尽管带到我们那儿去,你请客,我掏钱,咋样?”慕容道子说。

“到时候,你可别心疼,公吃私,我胃口可大着呢,哈哈哈……”王学兵爽朗地笑着说。

“说吃就吃,王厂长,今晚你就去,算我请客。”张嫣机灵地说。

“好!我多带几个人,我的那些骨干,得喝点酒,鼓鼓劲。”王学兵是个实在人。

“你通知酒店,就说是我的客人,按最高标准招待。”慕容道子吩咐张嫣。

“那我就先谢谢你的酒菜啦1”王学兵说。

当天晚上,慕容道子设宴招待王学兵和他手下的骨干,公有经济的代表和私有经济的代表相互敬酒。王学兵说:“让你们私有经济请我们公有经济的客,怪不好意思的。”

慕容道子说:“你们是主体,我们是补充,都是自家人。希望我们两种经济成分,在酒桌之外,也能相互理解,和睦相处。”

大家刚碰了一杯酒,路峰突然来了。这段时间,社会上有点负面新闻,慕容道子担心路峰陷得太深,派曹兰去北京,请路峰到江洲市来度假休息,可他没来。后来,慕容道子给他打电话,他还是不来。慕容道子曾忧心忡忡地说:“路峰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识时务。”

没想到,路峰这会儿突然现身了。他满脸愁容,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为了让他心情好点,慕容道子拉他入座,笑着说:“你是上层建筑,我是经济基础,你请上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路峰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你们决定我。”

慕容道子把路峰介绍给王学兵,王学兵向路峰敬酒:“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你是‘反作用’的,还是你决定我们。”

本来是句玩笑话,可没想到“反作用”这三个字,让路峰的脸一下子又阴沉下来。慕容道子赶忙岔开话题,说:

“过几天我带你去托钵村散散心,蓝勇一首让我请你去,帮他搞点商业文化方面的策划。”“文化?”

王学兵说,“他懂什么文化!他就知道挖墙脚、钻空子。”

“人总是这样,有了经济基础,就想追求文化。”路峰说。

“再怎么追求,他那土财主的德行也改不了。”王学兵说,

“你们听过他的笑话吗?”“什么笑话?”慕容道子问。

王学兵绘声绘色地讲起来:“过去穷的时候,他搞特权,贪污了生产队一条日本的尼龙化肥袋子,做成了一件衬衣,胸前有‘尿素’两个字,背后有‘日本’两个字,托钵村的老百姓都管他叫‘日本尿素’。如今他有钱了,爱占小便宜的毛病还是改不了。每次去饭店吃饭,总要顺走人家几块手帕,攒多了,就用手帕做裤衩。听说他的裤衩全是手帕做的。他去村卫生所打针,第一针打左屁股,女卫生员看见裤衩上有西个字:‘欢迎光临’,第二针打右屁股,也有西个字:‘请君品尝’,女卫生员忍不住笑了,蓝勇还一本正经地说:‘有什么好笑的,这叫勤俭节约加文明礼貌’……”

“哈哈哈哈……”路峰笑得前仰后合,“这才是真正的时代文化衫、文化裤衩。”

“你这当‘老大’的,可真会埋汰人,埋汰‘老乡’。”慕容道子说。在当时的语境里,“老大”指国有企业,“老乡”指乡镇企业。

“真的,这是从托钵村卫生所传出来的。”王学兵说。

“我一定得去查证查证。”路峰说。

在欢笑声中,路峰多喝了几杯酒。散席后,路峰又陷入了苦闷之中。他问慕容道子:

“今后我该怎么办?”

慕容道子语重心长地说:“平心而论,你热衷的街头新闻,根本代表不了老百姓的利益。你是文化人,就该踏踏实实地搞文化,别掺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我想不明白……”路峰说。

“想不明白就别想了,先在我这儿休息几天,然后我送你去托钵村,边休息边研究商业文化,说不定心情能好起来。”慕容道子安慰道,

“这几天我让曹兰陪着你。”

“别……别告诉她我来了。”

前些日子,曹兰去京城劝路峰,让他理智点,别卷入那些是非之中。

“为了我,你……你到我那儿去……”她说道。

没想到路峰却用那首诗拒绝了她:“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你……你是天底下最虚伪的男人……”曹兰哭着离开了。

慕容道子说:“你呀,真是鬼迷心窍。”

“都怪我,一时糊涂。”路峰懊悔地说。

“要不要我帮你去说说?”

“不用,不用,你千万别去,让我一个人静一静,呆些时候。”

“那就早点去托钵村吧!”

“我听你的安排。”路峰说道。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