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浮沉一生情

第73章 有钱又如何?

加入书架
书名:
半世浮沉一生情
作者:
日子有功
本章字数:
5616
更新时间:
2025-06-18

签约仪式的现场,气氛庄重得如同两个国家签署和平协定。一张长长的会议桌横在中央,宛如一道无形的楚河汉界,将两边的阵营清晰划分。慕容道子站在桌子的一端,身后是方萍五姐妹以及数位部门经理,他们眼神中透着自信与期待。而另一端,王学兵被几位副厂长簇拥着,市长孟庆水、轻工局长、国资局长和财政局长则站在他身后,为这场交易增添了浓重的官方色彩。

慕容道子紧握着笔,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仿佛要冲破束缚。他与叶远征谈妥的转让价格,转手就能带来千万利润,可这并非让他激动的根源。在他心中,金钱早己无法轻易掀起波澜,一个亿或许能让他动容,而区区千万,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令他热血沸腾的,是眼前这张桌子,它象征着平等,是他这个曾经的拾荒少年,如今的私营经济代表,与国有经济、政权代表平等对话的舞台。私营经济虽被称作 “补充”,但此刻,他站在这里,就意味着被认可、被接纳。

慕容道子努力压抑内心的澎湃,试图将名字签得工整大气,可颤抖的手还是让字迹微微歪斜,好在整体看去,依旧透着庄重。

反观王学兵,他的签名潦草得近乎敷衍,仿佛急于将自己的名字隐藏起来,逃避这场交易。他满心不愿,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败家子,要亲手卖掉祖辈留下的家业。身为国有企业的法人代表,为了企业生存,却要把资产卖给一个个体户,在他心中,这与叛徒无异,和《红岩》里的甫志高没什么两样,愧疚与羞耻感如潮水般将他淹没。

签约结束,众人举起香槟相互庆贺。孟庆水走向慕容道子,碰杯时叮嘱道:

“资金可得尽快到位啊。”

慕容道子爽朗一笑,胸有成竹地回应:“蒲市长放心,绝对没问题。” 他转身寻找王学兵,却见对方独自躲在角落,盯着手中的香槟,眼神空洞,满脸沮丧与羞愧。慕容道子心中泛起一丝同情,走上前轻声说:

“王厂长,我会建议让您留任总经理,厂里还需要您这样的老把式。”

王学兵苦笑着摇头,语气落寞:“我是政府任免的干部,如今厂子易主,我也该退休了,没脸再待下去。” 说罢,趁人不注意,悄悄将杯中酒泼洒在地,在他心里,这酒就像自己的血,他实在无法下咽。

不久后,王赫离开京城,赴江洲市担任市委副书记。据可靠消息,庄一平年内退休,王赫极有可能接任市委书记。手握实际权力的那一刻,王赫感觉自己与国家权力机器融为一体,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往昔在京城,他虽也是局级干部,却如沧海一粟,难有作为。如今,使命感与责任感在心底油然而生,当初 “曲线奔前程” 的念头早己抛到九霄云外,他告诫自己,定要将党和国家利益置于首位,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王赫的到来,让慕容道子满心欢喜。当年二人一同谋划 “曲线奔前程”,如今计划成真,慕容道子自然想为老友庆贺一番。他本以为王赫会主动联系自己,可等了数日,都不见对方踪影。慕容道子心想,新官上任事务繁忙,便决定亲自前往拜访。

王赫临时住在办公室,慕容道子推开门时,他正捧着一碗方便面,边吃边研读文件。慕容道子笑着调侃:

“王赫,新官上任也不用这么拼命吧,如今这年头,像你这么傻干的官可不多了。”

王赫闻言,眉头微皱,表情严肃:“慕容,你这话说得不对。既然党把我放在这个位置,我就得尽心尽力,怎能消极对待工作?”

慕容道子以为他在开玩笑,不以为然:“行了,别装了,先去我那儿,我给你接风,咱好好聊聊。” 王赫却拒绝道:“不去了,我还有事,而且这样影响不好。”

慕容道子不死心:“我那儿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常去,也没见有啥影响。”

王赫板起脸:“正因为如此,我更不能去。过去我们是朋友,但现在我是来工作的,不能把私人关系凌驾于党的原则之上。” 慕容道子这才意识到,王赫并非说笑,短短时日,对方变化如此之大,令他有些陌生。他略带尴尬地说:

“抱歉,王书记,打扰了。”

走到门口,又忍不住回头扔下一句:“如今这官场,没朋友可走不远。”

"当金钱站起来说话的时候,真理都要沉默;当权力站起来说话的时候,连金钱也要退避三舍。’慕容道子反复琢磨着这句话,无奈地摇了摇头。

王赫上任不久,便深入基层调研,首站便是托钵村。蓝勇的事他早有耳闻,到任后又听不少人提及。他决心剖析这个典型,以此为鉴,警醒基层干部。

托钵村的蓝小强得知王赫来访,受宠若惊。新任市委副书记首站就选托钵村,这让他觉得市委依旧重视此地。蓝小强猜测,这或许是慕容道子的安排。

蓝勇生前财大气粗、飞扬跋扈,除了庄一平,不把其他市领导放在眼里,得罪不少人,最终自食恶果。蓝勇被枪毙后,蓝小强深刻反思,意识到父亲最大的教训便是:钱虽神通广大,但在权面前,依旧逊色。托钵村能暴发,离不开权力支持,可即便有钱,也不能张狂,有钱人在有权者面前,必须谨小慎微。

“必须改善与权力部门的关系。”

这是蓝小强执政后对下属的首要要求。他将公司公关部一分为二,公关一部负责常规事务,公关二部专司权力公关,并聘请吴佳丽和苗莹莹分别担任部长,二人曾是蓝勇雇用的按摩女,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公关骨干。

蓝小强叮嘱二人:“王书记是托钵村出事后,首个来访的重要领导,务必接待周到,让他们住好吃好玩好,工作顺利,绝不能出岔子。”

王赫一行五人抵达托钵村大酒店,连司机都被安排进套间,还有专人服务。王赫询问秘书:

“这是不是太铺张了?”

秘书回答:“他们学乖了,蓝勇那时,市里副职根本不被放在眼里。” 王赫想换成标准间,秘书劝阻道:“都一样,整座楼基本都空着。”

众人稍作休息,蓝小强前来,毕恭毕敬地说:“王书记,我们准备了午宴,简单为您接风。”

王赫严肃回应:“若是宴,就撤了,我们只吃饭,不吃宴。”

秘书补充:“别超过西菜一汤,这是市里规定。”

蓝小强连忙答应:“好的,一定照办。”

餐厅内,蓝小强叫来经理,低声交代几句。很快,菜上桌了,看似西盘一碗,实则每个大盘套着西个小盘,每小盘一道菜。据说,自从整治吃喝风,一家瓷器厂灵机一动,转产这种套餐具,竟供不应求。

王赫见状,感慨道:“都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今日算是见识了。”

蓝小强赔笑解释:“菜都做好了,不吃也是浪费,我保证,下顿绝不再这样。”

服务员端来两瓶酒,正要斟酒,王赫制止:“酒,绝对不能喝。”

蓝小强忙说:“这是我们新酒厂的第一批酒,还未上市,连商标都没有,想请王书记尝尝,提提意见。”

司机也在一旁劝说:“王书记,尝尝吧,反正这酒是征求意见的。” 同行的人纷纷附和,王赫无奈,勉强同意:“我不会喝酒,尝不出好坏,既然是自家产的,那就尝一口,下不为例。”

王赫皱着眉头,看着众人一饮而尽,自己只是轻轻抿了抿酒杯。在他看来,这所谓的酒,不过是稀释的酒精,实在难以理解为何有人喝得津津有味。

司机赞道:“这酒有点像茅台。”

蓝小强含糊回应:“大家都说我们这酒是小茅台。”

秘书细细品味,悄悄对蓝小强说:“别人都造假茅台,你倒厉害,用真茅台假冒。”

蓝小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也是从实际出发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