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一众王侯将相凝重而坚毅的脸庞。赵承煦端坐龙椅,声音沉稳而有力:“朝廷粮草武器兵马充足,更有一支由五千人组成的精锐‘暗影猎豹’特种部队,以及皇后率领的‘幽灵’特战小队,不知各位有何良策,助朕收复失地?”
云王赵承逸首先站出,拱手道:“陛下,微臣以为,应先以‘暗影猎豹’为先锋,迅速穿插敌后,扰乱敌军部署,再以大军压境,收复失地。”
康王赵承骅点头附和:“大哥所言极是,同时,可派遣‘幽灵’小队执行特种作战任务,刺杀敌军将领,瓦解其指挥体系。”
秦王赵承泽补充道:“此外,我们还应加强情报收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可派遣细作潜入敌境,获取重要军情。”
众藩王与国公、侯爷亦纷纷献计献策,气氛热烈而严肃。瑄王林烨提议加强与其他友好国家的外交联系,争取得到他们的军事支持和物资援助。宁王何坤则主张加强后勤保障,确保大军出征无后顾之忧。
苏凌灏作为荣国公,亦是苏凌雪的父亲,他冷静分析道:“陛下,收复失地非一日之功,需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同时,应加强士兵训练,提升整体战斗力。”
武安侯苏凌安则请缨出战:“微臣愿率部为先锋,誓死收复失地,扬我大乾国威!”
大将军徐峥亦表态:“微臣愿领大军,与敌军决一死战,誓保大乾疆土不失!”
赵承煦见状,心中大慰,朗声道:“好!有诸位爱卿在,朕何愁失地不收!即刻下令,整顿军备,准备出征!”
金銮殿内,一片肃然,众王侯将相皆神色坚定,誓师出征,共赴国难。
赵承煦下令,让兄弟们和异姓藩王分别赶往另外十西座城池,收复失地。
秦王赵承泽领命后,神色凝重,步履沉稳地走出金銮殿。他深知瀛州之地,地势险要,敌军固守己久,此战绝非易与之辈。然而,秦王心中并无半点畏惧,唯有必胜之念。
他迅速返回王府,召集麾下谋士与将领,部署出征事宜。秦王府内,灯火通明,众人围坐案前,气氛紧张而严肃。赵承泽声音沉稳,条理清晰:“瀛州之战,关乎我大乾国运,诸位务必全力以赴,不可有丝毫懈怠。”
谋士沈裕献计道:“王爷,瀛州敌军虽众,但士气己衰。我军可出其不意,夜袭敌营,打乱其部署。”
秦王点头,目光如炬:“此计甚妙!但还需谨慎行事,确保万无一失。”
赵承泽率大军来到瀛州城外,扎营布阵,一切准备就绪。瀛州城头,敌首将坂田负手而立,目光中满是轻蔑,挑衅道:“就凭你们,还想收复瀛州?笑话,我可没有蓟州的宫本那么蠢,轻易让你们得逞。”
赵承泽闻讯,面色凝重却眼神坚定,他深知,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他召集将领,冷静分析:“坂田此人,狡猾多端,不可小觑。但我们有备而来,务必以智取胜。”
副将韩烈请战:“王爷,末将愿率一支精兵,夜袭敌营,杀他个措手不及。”
赵承泽摇头,沉稳道:“不可鲁莽。坂田既己知晓我军动向,定会加强戒备。夜袭风险太大,需谨慎行事。”
他转而看向谋士沈裕:“沈军师,可有良策?”
沈裕沉吟片刻,道:“王爷,瀛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敌军长期固守,补给线必定薄弱。我们可遣一支奇兵,绕敌后截断其粮道,敌军必乱。”
赵承泽点头,眼中闪过一抹赞赏:“此计甚妙!即刻下令,由韩烈率五千精兵,绕道敌后,务必一击即中。”
部署完毕,赵承泽心中却并未有丝毫放松。他深知,战场瞬息万变,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全局的崩溃。他亲自登上城楼,远眺瀛州城,心中默念:“大乾的荣耀,不容有失。”
正当赵承泽凝思之际,沈裕再度开口,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王爷,我们还有火枪与火炮,此乃我军之利器,可大大增强我军攻势。我们可利用火炮之威,轰开瀛州城门,再以火枪掩护将士们冲锋攻城,定能一鼓作气,拿下瀛州。”
赵承泽闻言,目光一亮,他深知火器之威,此乃大乾皇后研制出来的神兵利器,在战场上,火器便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赵承泽微微颔首,沉声道:“沈先生所言极是,火器之威,足可扭转战局。但使用之时,亦需谨慎,务必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