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昭元年,阳光洒在巍峨壮丽的皇宫之上,金黄色的琉璃瓦闪耀着夺目的光芒,飞檐斗拱仿若展翅欲飞的巨龙,尽显皇家威严。御书房内,静谧而庄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龙涎香气,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古籍典册,彰显着汉室的文化底蕴。
建元帝身着明黄色龙袍,上面绣着的金龙张牙舞爪,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庇佑大汉江山。他头戴冕旒,十二串珠帘垂落,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遮住了部分面容,却更添几分神秘威严之感。此时,他正坐在那张宽大的龙椅上,批阅着奏章,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手中的朱笔不时落下,写下一道道关乎江山社稷的批示。
“宣王莽觐见!”随着太监尖细的嗓音在殿外响起,王莽稳步踏入御书房。他今日身着一袭深黑色锦袍,锦袍上用银线绣着精致的云纹,仿若夜空中闪烁的繁星,低调却不失奢华。腰间系着一条白玉带,玉带上的玉佩温润通透,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摆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衬托出他挺拔如松的身姿和沉稳内敛的气质。他面容冷峻,眼神深邃,透着一股让人难以捉摸的睿智。
建元帝听闻脚步声,微微抬头,瞥见王莽手中提着的酒坛,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惊喜。那酒坛古朴典雅,散发着淡淡的酒香,仿若有一种无形的魔力,瞬间吸引了建元帝的注意。这些日子,他被朝堂琐事烦扰,又尝遍了宫中御酒,总觉得缺了些滋味。就连太监从西海购物中心购回的玉液琼浆,虽说名贵,可饮来也差点意思,唯独王莽送来的酒,那醇厚浓烈的口感,方能让他沉醉其中,舒缓身心。此刻见王莽携酒而来,自是龙颜大悦。
“爱卿,快上前!”建元帝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与欣喜,打破了御书房内原有的静谧。
王莽上前,恭敬地行礼:“陛下,微臣听闻陛下近日操劳国事,特携美酒前来,望能为陛下解乏。”说罢,他双手将酒坛呈上,动作优雅而庄重。
建元帝连忙命太监接过酒坛,迫不及待地说道:“快,给朕满上!”太监手脚麻利地斟满一杯酒,建元帝端起酒杯,先是轻轻嗅了嗅那馥郁的酒香,随即一饮而尽,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赞道:“好!这才是朕心心念念的美酒,爱卿有心了。”
王莽见时机成熟,微微躬身,目光坚定地说道:“陛下,小子还有一事相求。微臣听闻宁胡公主即将北上和亲,心中感慨万千,想毛遂自荐,担任和亲使,一路北上保护公主安危。”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仿若洪钟,在御书房内回荡,字字句句都透着坚定与决心。
建元帝听闻此言,手中的酒杯微微一顿,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他透过冕旒,目光如炬地盯着王莽,问道:“你这是何情况?先前朕多次欲委你官职,你都婉拒不受,如今怎地突然想当这和亲使了?”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探究,似乎想要看穿王莽内心的真实想法。
王莽微微抬头,迎上建元帝的目光,不卑不亢地将救王昭君的经过详述了一遍:“陛下,那日微臣偶然间遇到公主遭歹人袭击,公主的护卫拼死抵抗,却仍死伤惨重。微臣见状,岂有袖手旁观之理,当即出手相助,才保得公主周全。自那以后,微臣心中便一首记挂着公主的安危,如今和亲之路艰险,微臣愿凭借一己之力,护公主平安抵达匈奴,不负陛下所托。”他言辞恳切,眼中闪烁着真诚的光芒,让人无法置疑他话语的真实性。
其实,建元帝心中对这些事又何尝不清楚。他虽深居皇宫,却眼线遍布,王莽救王昭君一事,乃至王莽在庄园的诸多作为,他都了如指掌。他深知王莽能力非凡,仅凭一人之力,竟能将一座庄园经营得仿若一座繁华小城,其中所展现出的智谋、魄力与组织才能,绝非寻常人可比。此次让王昭君前去寻王莽,亦是他有意为之,就是想借此机会,让王莽知晓国家正值用人之际,期盼他能挺身而出,为国效力。
此刻,见王莽主动请缨,建元帝心中狂喜,暗自思忖:“小子,你总算是上套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微微点头,神色庄重地说道:“好,朕就封你为宁胡公主北上和亲使,此次和亲的一应事务,皆由你定夺。三日后,准时出发。”说罢,他目光威严地扫视着王莽,似是在强调此次任务的重要性。
紧接着,建元帝又补充道:“护卫队人员,你可自行挑选,便是禁卫军,只要你看中,也尽可调用。务必确保公主一路安全无虞。”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关切,毕竟王昭君肩负着两国和平的重任,不容有丝毫闪失。
王莽却微微摇头,拱手谢恩后说道:“多谢陛下厚爱,微臣的西海护卫身手不凡,训练有素,足以担当此任,无需调用太多人手。”他的语气自信而笃定,对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西海护卫充满了信任。
建元帝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微微点头,似是对王莽的这份自信颇为赞赏,也未再多说什么。他相信,王莽既然敢如此决断,自有他的道理,况且以王莽的行事风格,定不会拿公主的安危开玩笑。
御书房内的气氛变得庄重而肃穆,君臣二人对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王莽深知,自己此番踏上和亲之路,肩负的不仅仅是保护王昭君的重任,更是关乎大汉与匈奴两国的和平稳定,以及大汉的国威颜面。而建元帝也在心底期盼,王莽能凭借他的智慧与果敢,妥善处理好和亲途中的诸多事宜,为大汉开创一个新局面。
待王莽告退,建元帝望着他离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前路崎岖,但有王莽这般能臣勇将愿意挺身而出,又让他对未来多了几分期许。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能臣辈出,方能护得大汉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