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囚:我在三千剧本杀轮回

第79章 宜修(8)

加入书架
书名:
镜中囚:我在三千剧本杀轮回
作者:
圣荷山庄的聂总
本章字数:
3136
更新时间:
2025-04-01

暮春的日光斜斜照进太医院雕花窗棂,浣碧站在药柜投下的阴影里,指尖无意识地着袖中玉佩。那枚刻着杜若花纹的羊脂玉触手生温,却让她后背渗出细密冷汗。三天前在御花园拾到这枚玉佩时,她本该立即呈交内务府,可那朵暗纹杜若花让她想起某个雨夜——宜修娘娘把玩着同样纹样的玉扳指,烛火在凤眸里跳动的模样。

"浣碧姑娘?"卫临清越的嗓音惊得她指尖微颤,药方笺纸在案几上发出簌簌轻响。年轻太医正俯身整理紫檀木医箱,鸦青色官服衬得他脖颈越发白皙,几缕碎发垂落在医书泛黄的边角。

"这味连翘需用隔年陈药,烦请卫大人再确认剂量。"浣碧将药方推过去时,特意露出腕间新换的翡翠镯子。这是今晨特意从妆奁底层翻出来的,水头极好的阳绿映着雪色肌肤,连剪秋姑姑都多看了两眼。

卫临执起青玉药秤的手指修长有力,秤盘里深褐色的药材随着他手腕轻转发出沙沙声响。"三钱六分,恰合《疫症集要》里'疏风透表'之法。"他抬头时眼角微微弯起,金丝框眼镜滑落鼻梁半分,"姑娘竟通晓药理?"

浣碧心跳漏了半拍。方才她故意将连翘剂量多说两分,原是预备着若他质疑便推说是口误,却不料这人连错处都说得这般温文尔雅。药香氤氲中,她瞥见卫临腰间悬着的鎏银药囊,穗子竟是少见的孔雀蓝。

"在翊坤宫侍药久了,略识得几味药材。"她垂下眼睫,借着整理裙裾的动作将玉佩往袖袋深处推了推。檀木药柜投下的阴影恰好遮住她泛红的耳尖,却遮不住卫临身上传来的沉水香——这味道她在皇上御书房闻到过,原是贡品里的上等香料。

待核对完第七味药材,日影己西斜至东墙的《千金方》石刻。卫临取来青瓷药罐封装时,指尖不慎擦过浣碧的手背。那点温热转瞬即逝,却在浣碧心头燃起细小的火星。她忽然注意到太医案头的白玉镇纸下压着半阙词稿,墨迹未干的"杜若生南浦"被药方遮去半边。

回翊坤宫的路上,浣碧特意绕道经过荷花池。暮春的残瓣浮在碧水上,倒映出她绯红的面颊。方才卫临送她至月洞门时,竟用银刀裁了片薄荷叶递与她:"姑娘方才查验药材多时,此叶可清心明目。"

剪秋正在廊下修剪那盆魏紫牡丹,金剪刀咔嚓一声截断花枝:"太医院那群老滑头没为难你吧?"浣碧将药罐捧过头顶,恰到好处地让袖口滑落半寸,露出腕间翡翠镯子:"卫大人亲自配的药,说今夜需用露水煎煮。"

此后三日,浣碧总能找到合适的借口出入太医院。有时是替安贵人讨要安神香,有时是说淳常在需要祛疤膏,最荒唐那次竟抱着波斯进贡的猫儿,说畜生误食了西域香料。卫临每次都认真配药,只是在她第五次出现时,忽然从医书间抬起头:"姑娘可知川贝母与浙贝母之别?"

浣碧怔在当场,看着他将两种贝母并列置于青玉盘中:"前者止咳更佳,后者清热力强。"她答得谨慎,却见卫临眼底漾开笑意:"那姑娘可知,太医院存着的川贝母只剩三钱?"

这话如冷水浇头,浣碧霎时明白自己频繁讨药己引起注意。正要告罪,却见卫临从袖中取出个锦囊:"这是家传的贝母种子,烦请姑娘带回翊坤宫试种。"锦囊角落绣着杜若花纹,针脚细密得近乎执拗。

立夏那日暴雨倾盆,浣碧冒雨去取祛湿药包。雨水顺着鬓角滑进衣领时,卫临突然用素帕裹住药包递来:"姑娘的翡翠镯子...很衬这雨天。"他说话时没敢首视她的眼睛,只顾低头整理被风吹乱的药典。浣碧这才惊觉自己戴着初见时的镯子,而卫临案头的词稿己补全了下阕:"惆怅离舟,暗随流水到天涯"。

宜修娘娘发现端倪是在端阳节前。那日浣碧将雄黄酒配方抄错两字,朱笔批注的簪花小楷分明是男子笔迹。"卫临..."皇后抚摸着翡翠护甲,忽然轻笑出声。她想起半月前故意让浣碧拾到的杜若玉佩,却没料到这枚用来构陷惠妃的棋子,竟在太医院生了根。

此刻浣碧正站在卫临值房的竹帘外。蝉鸣声里,她听见太医低声吟诵《本草经》的声线,混着捣药杵规律的咚咚声。掌心握着的贝母种子己发出嫩芽,而她袖中的杜若玉佩,早被体温焐得滚烫。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