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垄地镇的天空像一块湛蓝的绸缎,几缕洁白的云朵悠悠地飘浮着,微风轻轻拂过,带来田野里泥土与庄稼混合的独特气息。镇政府的大门前,徐纯阳身着一件整洁的衬衫,领口微微敞开,袖子随意地挽起,眼神中满是期待与紧张,不时地踮起脚尖向远处眺望。身旁的镇办公室主任王德华则不停地抬手看表,来回踱步,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嘴里小声嘟囔着:“这李总怎么还没到呢?”
突然,一阵汽车的轰鸣声传来,只见几辆车缓缓驶入镇政府大院。车刚停稳,李梓琪便从为首的车上走了下来。她身着一套简约而优雅的职业装,修身的西装外套搭配一条直筒长裤,将她干练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头发整齐地梳在脑后,戴着一副精致的墨镜,脚下的高跟鞋踏出自信而有力的节奏。
徐纯阳立刻迎了上去,脸上堆满了笑容,热情地伸出手:“李总,欢迎欢迎!一路上辛苦了!”李梓琪摘下墨镜,露出一双明亮而锐利的眼睛,嘴角上扬,微笑着握住徐纯阳的手:“徐镇长,好久不见!我可是带着满满的期待来的。”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徐纯阳便带着李梓琪一行向办公室走去。一路上,徐纯阳不停地向李梓琪介绍着镇上的情况:“李总,我们这虽然经济不太发达,但百姓们都很淳朴勤劳,这玉米种得也是相当用心。”李梓琪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专业的审视:“嗯,我很期待看到实际的情况。”
走进办公室,徐纯阳忙着给大家倒水,递上早已准备好的关于玉米种植的详细资料:“李总,您先看看这些,有个初步的了解。”李梓琪接过资料,随意翻阅了几页,便站起身来:“徐镇长,我看咱们也别耽搁了,直接去村里看看玉米吧。”徐纯阳连忙点头:“好嘞,李总,我这就带您去。”
徐纯阳带着考察组来到了第一个村子。刚进村口,就看到一群村民围坐在一棵老槐树下,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好奇。徐纯阳笑着走过去:“乡亲们,这是来考察我们玉米的李总,大家要是有啥好玉米,一会儿可得好好展示展示。”村民们纷纷点头,脸上露出质朴的笑容。
走进一户村民家,院子里堆满了黄澄澄的玉米。徐纯阳走上前,拿起一个玉米棒,仔细端详着:“李总,您看这玉米,颗粒,色泽光亮,就是我们这的典型代表。”李梓琪走上前,接过玉米,轻轻剥开外皮,用手指捻了捻玉米粒,微微皱眉:“徐镇长,这玉米的水分含量似乎不太均匀,有些偏高了,这会影响后续的加工和保存。”徐纯阳的笑容微微一僵,连忙解释道:“李总,可能是这户保存得不太好,我们再看看其他家的。”
考察组一家一家地查看过去,情况却并不乐观。有的玉米因为储存不当,出现了发霉的迹象;有的玉米粒大小不一,品质参差不齐。徐纯阳的心情越来越沉重,额头上的汗珠不停地滚落下来,后背的衬衫也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
而许多村民一看见徐纯阳亲自带着人来看玉米,都像看到了救星一般,争先恐后地往自已家里带人,嘴里不停地喊着:“镇长,来看看我家的玉米,可好咧!”“我家的玉米保证让你们满意!”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急切与渴望,希望能把自已的玉米赶紧卖掉。
一天的考察结束后,李梓琪带着考察组回到了车上。她面色凝重地对徐纯阳说:“徐镇长,情况你也看到了。这玉米的品质问题比较严重,我们需要回去好好研究筹划一下,看看如何改进加工工艺来适应这些玉米,或者有没有办法提高玉米的整体质量。”徐纯阳连连点头:“李总,我理解,辛苦您了。您放心,我们这边也会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李梓琪的车缓缓驶离,徐纯阳望着远去的车辆,深深地叹了口气。他知道,这次的合作之路充满了坎坷。
然而,村民们得知镇长带人来收购玉米后,一些性子急的村民天天去镇政府找徐纯阳。这天,王德华正在办公室里整理文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吵闹声。他连忙跑出去一看,只见一群村民堵在办公楼门口,七嘴八舌地喊着:“镇长呢?我们要找镇长问个清楚,到底什么时候收我们的玉米?”“我家还指望着这玉米卖钱呢!”
王德华赶忙上前阻拦:“乡亲们,大家先别着急,镇长现在在忙,有什么事我可以先给大家传达。”可是村民们根本不听,人越聚越多,场面越来越混乱。
徐纯阳在办公室里也听到了外面的吵闹声,他立刻走了出来。看到眼前的场景,他的心中一阵酸涩。他走上前,提高声音说道:“乡亲们,大家安静一下!听我说,李总他们回去研究一下,一定会给大家一个说法的。大家放心,就算李总那边有困难,我也会想办法解决,不会让大家的玉米烂在手里。我徐纯阳在这里向大家保证,李总不收,我收!”
村民们听了徐纯阳的话,渐渐安静了下来,但脸上依然带着担忧和疑虑。徐纯阳又耐心地安慰了大家一番,村民们才陆续散去。
其实,李梓琪走的时候告诉徐纯阳,回公司要修改一下加工车间,根据玉米的实际情况调整设备和工艺,然后再来收购。但是她也没说具体什么时候来,徐纯阳心里也没底。他回到办公室,坐在椅子上,双手抱头,陷入了沉思:这可怎么办呢?既不能催李总太紧,又得安抚好村民的情绪,这真是个两难的局面。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整个镇政府大院被笼罩在一片暮色之中。徐纯阳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田野,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让村民们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