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明月照新颜

第112章 桃影初绽春信近

加入书架
书名:
清时明月照新颜
作者:
沈霓裳
本章字数:
3422
更新时间:
2025-06-24

周庄的梅花开到第七朵时,苏婉容在驿站的玻璃柜前翻箱倒柜。林砚秋端着青瓷盏进来时,正看见她举着件月白绣金的戏服,袖口金线绣的并蒂莲被阳光镀了层金边:“这是《双生桃》电影里明兰的戏服!张制片人说下周进组,服装组让我们提前试装。”

“阿颖,当心勾到头发。”林砚秋放下茶盏,伸手帮她理了理垂落的发丝。他的指尖还沾着墨香——今早刚给小桃写完“桃”字书法作业,“导演说这次要‘戏里戏外都真实’,你打算怎么演老年版自己?”

苏婉容把戏服搭在臂弯,转身时瞥见展柜里的“双生”铜钱在阳光下泛着暖光:“我想加段即兴表演。老年苏婉容摸着铜钱说,‘原来最珍贵的不是戏文里的团圆,是现在能和你一起给孙女系围兜’。”她忽然噗嗤笑出声,“你猜林导会不会让小桃来演小时候的我?”

“小桃昨天就排练上了。”林砚秋指了指里屋,传来奶声奶气的念白,“‘阿娘,这颗桃核像星星!’——她把台词本翻得卷了边。”

下午三点,电影《双生桃》导演组的大巴停在驿站门口。导演举着个平板电脑冲苏婉容招手:“苏老师!您看这个分镜——老年版您和小林在驿站门口挂灯笼,背景是桃树,镜头要从灯笼摇到你们的手,再切到年轻时的你们在戏园后台系水袖。”

苏婉容凑过去看,屏幕里的老年版自己穿着月白戏服,腕间的翡翠镯和现实中的一模一样。她转头看向林砚秋,他正蹲在地上和小桃玩“找桃核”游戏——小桃把桃核藏在桃树下,他故意装笨:“哎呀,怎么找不到?阿娘说桃核会自己长脚吗?”

“导演,”苏婉容合上平板,“我想加段真实的细节。老年苏婉容挂灯笼时,可能会被梯子晃一下,小林扶她,两人对视笑——就像去年冬天挂桃符那天。”

导演眼睛一亮:“好!就拍这种‘岁月浸过的默契’!”他翻出剧本,“对了,下周进组要拍您教小桃刻桃木的戏,您看…让小桃提前来驿站‘预演’?”

接下来的半个月,驿站成了“临时片场”。

小桃套着戏服的“小阿颖”版本,跟着苏婉容学刻桃木。她举着刻刀歪歪扭扭地雕“福”字,刻刀在木头上打滑,差点划到手指:“阿娘,戏里的我会不会也这么笨?”

“会呀,”苏婉容握住她的手,“但戏里的你会哭着找阿爹,现实里的小桃…要找爸爸帮忙。”

林砚秋适时凑过来,故意板起脸:“小桃同学,刻坏木头要罚抄《桃夭》十遍!”小桃吐了吐舌头,却趁他不注意,把刻坏的木块塞进他口袋——那是她偷偷刻的“林砚秋”三个字,歪得像蚯蚓。

除夕前一天,驿站挂起了红灯笼。

苏婉容在厨房煮桃胶羹,林砚秋带着小桃贴春联。小桃举着浆糊刷,把“福”字倒着贴在门上:“爸爸说‘福倒’就是‘福到’!”林砚秋笑着纠正:“是‘福到’,不是‘福倒’,不过…倒着贴也挺可爱。”

“阿娘!”小桃突然跑进来,手里举着个红布包,“周奶奶寄来的桃核!”

苏婉容拆开布包,里面躺着十几颗晒干的桃核,每颗都用红线系着小标签:“1949年春,延礼种于苏州”“1952年春,秀兰收”“1987年春,小延礼(周奶奶孙子)从台湾带回”…最底下压着张泛黄的信纸,是周奶奶的字迹:“听说你们的驿站要拍电影,这些桃核是我和我们家老周一生的‘信物’,想请你们帮着种在桃树下——让它们替我们,看更多人的故事。”

大年初一的清晨,驿站的桃树下多了个新木牌。

上面是林砚秋的字:“愿每一颗桃核,都能等到属于自己的春天。”木牌下,周奶奶的桃核正被小心地埋进土里,小桃举着水壶给刚种下的桃核浇水,水珠在晨光里闪着碎钻似的光。

“阿娘,”小桃突然指着远处,“电影组的叔叔阿姨来啦!”

导演举着摄像机跑过来,身后跟着穿戏服的年轻演员——那是选来演青年版苏婉容的新人,眉眼间竟有几分苏婉容年轻时的影子。“苏老师!”导演喘着气,“您看这棵桃树,和您说的‘戏里戏外的桃枝’多像?从民国的戏园,到现在的驿站,它一首在长。”

苏婉容摸了摸戏服上的并蒂莲,转头看向林砚秋。他正蹲在地上,帮小桃理被风吹乱的刘海,阳光透过桃枝洒在他肩头,像给岁月镀了层温柔的滤镜。

“开始拍吧。”她轻声说。

镜头里,老年苏婉容(苏婉容饰)扶着梯子,老年林砚秋(林砚秋饰)抬头笑:“阿颖,小心别摔着。”

镜头外,小桃举着桃木刻的“双生桃”牌,奶声奶气地喊:“阿娘!爸爸!看镜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