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空气仿佛凝固的琥珀,黏稠而灼热。聒噪的蝉鸣像永不停歇的背景音,从窗外层层叠叠的梧桐树叶间倾泻而下,填满了李洛阳家安静的书房。书桌上,摊开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物理卷子旁,静静立着祁明远那幅《我们宇宙的核心》。画中阳台的暖光,与现实里窗外白晃晃的烈日形成鲜明对比。
祁新意盘腿坐在书房地毯的凉席上,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黏住了几缕碎发。她咬着笔杆,眉心紧锁,盯着面前摊开的数学练习册。一道立体几何题像顽固的堡垒,挡住了她的思路。草稿纸上画满了凌乱的辅助线和被划掉的算式,边缘还有她无意识画下的、纠结成一团的几何体涂鸦。
“小王子”一反常态地没有蜷在她腿边,而是烦躁地在凉席边缘来回踱步,雪白的尾巴高高竖起,时不时发出短促的“喵呜”声。“玫瑰”也放弃了猫爬架,趴在书桌阴影下,有一下没一下地舔着爪子,显得蔫蔫的。只有“狐狸”,依旧没心没肺地扒拉着李洛阳放在地上的背包带子,对闷热毫无所觉。
“热...”祁新意放下笔,用手背抹了把额头的汗,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空调是不是坏了?”
李洛阳从书桌后抬起头。他刚完成一套英语阅读,额发也汗湿了,贴在额角。他起身走到空调控制器前检查:“设定26度,出风正常。”他走到祁新意身边,拿起她丢下的练习册扫了一眼,“卡在这里?”
“嗯,”祁新意泄气地往后一仰,后脑勺抵在书柜上,“怎么加辅助线都不对,空间感像是被蒸发了...”她瞥了一眼书桌上那本越来越薄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眼神掠过一丝焦虑,“还有两周开学...高三...”
最后两个字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砸在闷热的空气里。蝉鸣声似乎更响了,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紧迫感。
李洛阳在她身边坐下,拿起她的草稿纸。上面涂鸦的几何体旁边,不知何时被她用红笔画了一个小小的、打叉的日历,日期正是高三开学日。
“立体几何,”他抽出一张新草稿纸,声音平稳,像一道清泉注入燥热的空气,“核心是建立坐标系,把空间问题降维到平面。”他迅速而利落地画出题目中的长方体框架,标注坐标轴,“点E在这里,面ABCD是底面,所以...”
他的讲解条理清晰,笔下的线条干净有力。祁新意强迫自己集中精神,目光跟随他的笔尖移动。汗水沿着她的鬓角滑落,滴在草稿纸上,洇开一小片墨迹。
“所以向量EF垂首于底面...”李洛阳的笔尖顿住,指向她之前卡住的关键点。
“然后呢?”祁新意追问,身体不自觉地向他倾斜。
李洛阳却放下笔,拿起桌角的空调遥控器,将温度下调了一度。凉风立刻加大了些许,吹拂起祁新意汗湿的碎发。他拿起自己的水杯——里面是早上泡好放凉的柠檬水——递到她唇边。
“喝口水。”他的声音不容置疑。
祁新意愣了一下,顺从地就着他的手喝了几口。微酸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稍稍浇灭了心头的燥火。李洛阳收回杯子,指尖无意间擦过她的下唇,留下微凉的触感。两人目光短暂相接,又迅速分开,空气中弥漫着柠檬的清香和一丝微妙的悸动。
“然后,”李洛阳重新拿起笔,仿佛刚才的停顿从未发生,“利用法向量点积为零...”
思路豁然开朗。祁新意抓起笔,飞快地在草稿纸上演算起来。笔尖沙沙作响,之前的烦躁被专注取代。李洛阳安静地坐在一旁,拿起她之前画满涂鸦的草稿纸,目光落在那个打叉的日历上。
***
下午,闷热的空气酝酿着一场暴雨。祁新意抱着几本厚厚的高考志愿指南,和李洛阳一起踏入青禾高中图书馆。暑假的图书馆空旷安静,只有风扇在头顶嗡嗡旋转,卷起书页陈旧的气息。
“帮我找找近三年省重点大学的物理系录取线和专业排名好吗?”祁新意压低声音,将一张写满大学名字的纸条塞给李洛阳,“我去期刊区查查有没有新到的《高校专业解读》。”
李洛阳接过纸条,走向检索区。祁新意则熟门熟路地拐进期刊阅览室。凉爽的空气中弥漫着油墨和纸张的味道,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她踮起脚尖,在最高一层的期刊架上寻找目标。
“祁新意?”
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祁新意吓了一跳,差点碰掉手边的杂志。转身,班主任陈老师正抱着一摞资料站在不远处,金丝眼镜后的目光一如既往的锐利。
“陈老师!”祁新意慌忙站好,“我...我来查点资料。”
陈老师点点头,目光扫过她怀里抱着的、封面醒目的《高考志愿填报黄金指南》,又落在她微微泛红的眼眶和眉宇间尚未散尽的焦虑上。“在为高三做准备?”她的声音不高,在安静的阅览室里却格外清晰。
“嗯...”祁新意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抠着书脊,“感觉...好多东西要补。”
陈老师走近几步,将手中的资料放在旁边的桌上:“压力很大?”
祁新意咬着下唇,没说话。窗外,天色阴沉下来,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闷雷声隐隐传来。图书馆的光线也随之黯淡。
“李洛阳同学呢?”陈老师忽然问。
“他...在查物理系的资料。”祁新意小声回答。
陈老师推了推眼镜,目光落在窗外翻滚的乌云上:“我记得他上学期物理竞赛拿了省奖,目标是A大的物理学院?”她顿了顿,看向祁新意,“你呢?我记得你的画拿过市一等奖,作文也不错。想好方向了吗?”
“我...”祁新意张了张嘴,却感到一阵茫然。她喜欢画画,也喜欢文字,物理却是弱项。李洛阳的目标清晰明确,像夜空中最亮的北极星。而她呢?她的星星似乎散落在不同的星座,模糊不清。高三的倒计时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慌,比解不开的数学题更让她窒息。
“还没想好?”陈老师的声音缓和下来,带着一种洞察的平和,“不用急。高三才刚开始,探索和试错都是过程。”她拿起自己带来的一本杂志,封面上是星空摄影,“重要的是找到你的‘北极星’,哪怕它现在看起来还很遥远,或者不止一颗。”她将杂志递给祁新意,“就像画里的星星,每一颗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光芒。”
祁新意接过杂志,封面上的银河浩瀚璀璨。她想起父亲那幅画中,从星夜石钢笔尖流淌出的、汇入银河的星光。也想起李洛阳说过,她的宇宙里,星星是玫瑰和狐狸的装饰。
“谢谢老师...”她低声道,心中的茫然似乎被撕开了一道小小的缝隙。
陈老师点点头,拿起自己的资料:“压力大的时候,去后院看看那棵老槐树。它经历过很多个高三了,比你们沉稳得多。”她转身离开,脚步声消失在阅览室门口。
祁新意站在原地,手指着杂志封面冰冷的星图。窗外的闷雷声更近了。
***
暴雨在傍晚时分终于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猛烈敲打着图书馆的玻璃穹顶,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雨水在玻璃上汇成湍急的溪流,模糊了窗外的世界。李洛阳和祁新意被困在借阅台旁的休息区。
祁新意抱着厚厚一摞打印好的资料,望着窗外白茫茫的雨幕发呆。陈老师的话和眼前密集的雨点交织在一起,在她心头盘旋。李洛阳坐在她旁边,膝盖上摊开一本天文图册,手指却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目光也落在窗外。
“陈老师...刚才遇到我了。”祁新意忽然轻声说。
李洛阳转过头:“她说什么?”
“问我...想好方向没有。”祁新意的声音闷闷的,带着雨水的湿气,“我的‘北极星’在哪里。”
李洛阳沉默了片刻。窗外的雨声震耳欲聋,图书馆的灯光在雨水的折射下显得朦胧而不真实。
“北极星不是唯一的坐标。”他合上图册,声音在雨声中异常清晰,“航海也可以用星座,用季风,用洋流。”
祁新意侧过头看他。灯光下,他的侧脸线条清晰,眼神沉静地望着雨幕。
“你的画,”他继续说,目光没有离开窗外,“你的文字,你对星空的痴迷,甚至你照顾小猫时的那种耐心...这些都是你的季风和洋流。”他顿了顿,终于转过头,首视她的眼睛,“它们会带你去该去的地方,不一定是最亮的那颗星下,但一定是属于你的航道。”
他的话语像一块投入心湖的石子,瞬间击碎了盘旋的迷茫和焦虑。祁新意怔怔地看着他,雨水在玻璃上疯狂流淌,映在他深邃的眼眸里,仿佛翻涌的星河。她想起父亲画中,阳台那方温暖宇宙里并肩而坐的身影。他们头顶是浩瀚星海,脚下是琐碎日常,但彼此的目光,就是最可靠的航标。
“那...”她鼓起勇气,声音轻得像羽毛,“如果...我的航道暂时看不清呢?”
“那就一起走。”李洛阳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我的物理坐标清晰,可以当你的参照。你的季风和洋流,也能让我的航线...不那么枯燥。”他的嘴角扬起一个微小的、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一股暖流瞬间冲垮了心头的滞涩。祁新意低下头,掩饰着突然涌上的泪意和嘴角抑制不住的笑意。她悄悄伸出手指,在两人之间的椅子扶手上,画了一个小小的、歪歪扭扭的船舵。
李洛阳的目光落在那个小小的船舵上,指尖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窗外,暴雨如注,雷声滚滚。图书馆的灯光在雨水的冲刷下显得格外温暖。风扇依旧在头顶嗡嗡旋转,吹动着书页,也吹动着少女颊边散落的发丝和少年心头无声的涟漪。
他拿出手机,点开“我的玫瑰”相册。最新一张照片是进图书馆前拍的:祁新意抱着一摞高考指南,仰头看着青禾高中教学楼上悬挂的“高三加油”红色横幅,侧脸在阳光下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照片下方,他输入备注:
“驯养第十七日。高三的蝉鸣响起。风暴来袭,玫瑰的航道暂未明晰。但船长己就位,船舵共享。” 他顿了顿,在后面加上一句,“目标:无垠星海,无论哪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