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高中的梧桐大道在九月的晨光中筛下细碎的金斑。空气里浮动着新印刷教材的油墨味、消毒水的气息,以及一种无形却沉甸甸的、名为“高三”的紧绷感。公告栏前人头攒动,鲜红的“高考倒计时:287天”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走了所有嬉笑,只余下低声的议论和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祁新意踮着脚尖,目光在密密麻麻的分班名单上快速搜寻。当看到“二年三班”下方,自己的名字和李洛阳的名字紧紧相邻,后面标注着相同的“高三(1)班”时,一股微小的电流瞬间窜过心尖。她下意识地回头,穿过攒动的人头,正对上李洛阳沉静的目光。他微微颔首,嘴角扬起一个几不可察的、只有她能读懂的弧度。
新的教室在顶楼,视野开阔,代价是爬楼梯的喘息。高三(1)班的门牌崭新得有些刺眼。推开门,一种不同以往的肃穆扑面而来。课桌摆放得更密集,后面堆满了高高摞起的复习资料。黑板上方,鲜红的倒计时无声地昭示着时间的流逝。空气里弥漫着崭新的练习册气息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祁新意找到贴着两人名字的座位——靠窗第三排。阳光正好透过玻璃,在桌面上投下明亮的方块。她放下书包,指尖拂过冰凉的桌面,心跳莫名有些快。李洛阳在她旁边坐下,动作利落地拿出笔记本、笔袋,将那本翻旧了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物理册放在桌角,动作精准得像设定好的程序。
“座位表,”班长林小雨抱着一摞资料分发,声音也压低了,“还有新学期的作息表,晚自习延长到十点,周六加课...”她将一张打印纸放在祁新意桌上,目光扫过并肩坐着的两人,带着一丝心照不宣的笑意,“加油啊,图书委员和物理大神!”
祁新意耳尖微热,低头看着作息表上密集的课程安排和刺眼的“十点”。晚自习结束,再坐地铁回家,照顾三只猫...时间像被压缩的饼干,每一分都变得珍贵而沉重。
开学典礼在操场举行。校长的讲话透过扩音器回荡:“...这是你们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年!拼搏!冲刺!用汗水浇灌梦想...”激昂的词汇像鼓点敲在心头。祁新意站在班级队列里,阳光晒得她有些发晕。她微微侧头,余光瞥见身边的李洛阳。他站得笔首,目光平视前方,下颌线条绷紧,侧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沉毅。汗水顺着他额角滑落,他没动,只是放在身侧的手指几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
祁新意悄悄地将身体重心往他那边偏移了寸许。两人垂在身侧的手背,在宽大校服袖子的遮掩下,轻轻地、短暂地碰了一下。微凉的皮肤相触,瞬间驱散了阳光的灼热和心头的浮躁。李洛阳的指尖微微动了一下,没有移开,只是稳稳地贴着她手背那一小块皮肤,像锚点,稳住了她有些摇晃的心绪。
高三的节奏像骤然绷紧的弓弦。物理课上,新来的竞赛教练王老师语速飞快,板书密集如天书。复杂的电磁感应综合题像一座大山,瞬间压垮了祁新意好不容易重建的空间感。她盯着黑板上的法拉第圆盘模型和右手定则应用,只觉得那些符号在眼前旋转跳跃,思路像一团被猫抓乱的毛线。
草稿纸上画满了混乱的线圈和磁感线,旁边的空白处被她无意识画上了几个打蔫的几何体小人,头顶飘着“Help!”的气泡框。汗水顺着鬓角滑落,滴在纸面上,晕开一小片墨迹。
“这里,”身旁传来低沉平稳的声音。李洛阳没有看她,只是将他的笔记本推过来寸许。上面是同一道题的解题过程,步骤清晰,关键点用红笔圈出。旁边空白处,寥寥几笔画了一个简易示意图:一个小人(代表导线)在磁场(画成波浪线)中奔跑,身后拖出一道发光的轨迹(感应电流),旁边标注:“切割方向=电流方向=右手定则”。
祁新意怔怔地看着那幅小小的、充满他个人风格的示意图。混乱的思绪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拨开了迷雾。她拿起笔,对照着他的步骤和图,重新演算。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之前的焦灼被专注取代。
课间,祁新意趴在桌上,用笔帽戳着草稿纸上那个打蔫的小人:“感觉脑子被高三掏空了...”
李洛阳从书包侧袋拿出一个保温杯,旋开盖子递过去。里面不是咖啡,是温热的蜂蜜柠檬水,清甜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补充能量。”他言简意赅,目光扫过她眼底淡淡的青黑,“‘狐狸’昨晚又扒门了?”
“嗯,”祁新意小口喝着水,暖意顺着喉咙蔓延,“可能换了新环境不适应,闹腾到快一点...”她叹了口气,“早上差点睡过头。”
李洛阳没说话,只是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硬壳笔记本,翻开新的一页,推到祁新意面前。上面是他刚用那支星夜石钢笔绘制的《高三生存时间优化图》:
- 核心区(红色):课堂+晚自习(专注度MAX)
- 缓冲区(黄色):通勤+课间(碎片化复习/休息)
- 补给区(绿色):午休+晚饭(能量补充+猫咪互动)
- 修复区(蓝色):睡眠(非必要不压缩!)
图旁还列着“优化方案”:
1. 通勤地铁背单词/听听力(碎片化利用)。
2. 午休图书馆30分钟“充电”(非学习,纯放松/撸猫?)。
3. 晚自习后分工:一人速归喂猫铲屎,一人食堂打包宵夜(节省时间)。
4. 周末集中采购+大扫除(效率最大化)。
祁新意看着那张条理分明、甚至画了Q版小人和猫咪互动的“作战图”,心中的烦乱像被熨平了。她拿起笔,在“午休图书馆30分钟”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对勾,在“撸猫”后面加了颗星星,又在“非必要不压缩睡眠”旁边重重地画了一个拳头。
“批准执行!”她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斗志,“船长大人!”
李洛阳的嘴角终于扬起一个明显的弧度,像破开乌云的阳光。他拿起笔,在“撸猫”那颗星星旁边,添了一个更小的、并肩坐着的小人剪影。
午休的图书馆顶楼阅览室,是喧嚣高三里难得的净土。阳光透过高窗,在地板上投下安静的光斑。祁新意和李洛阳占据着靠窗的老位置。桌上没有摊开的习题册,只有祁新意带来的、还带着余温的便当盒,和两杯图书馆自动贩卖机的冰镇乌龙茶。
祁新意小口吃着饭团,目光落在窗外操场上奔跑的体育生身影上,眼神有些放空。紧绷了一上午的神经,在这片静谧和食物的抚慰下,终于得以喘息。
“给。”李洛阳将他的手机推过来,屏幕上是“小狐狸”相册的最新照片:清晨离家前抓拍的,“玫瑰”霸占着李洛阳的枕头睡得西仰八叉,“狐狸”蹲在窗台好奇张望,“小王子”则端坐在猫粮碗前,一脸“开饭了没”的严肃表情。
祁新意看着照片,噗嗤笑出声,一天的疲惫似乎被这三只毛茸茸的小生命驱散了大半。“还是家里的小祖宗们滋润...”她感叹道,又咬了一口玉子烧,中间的胡萝卜星星被咬掉了一半。
李洛阳没说话,只是将冰镇的乌龙茶往她手边推了推。阳光暖暖地洒在两人身上,只有书页翻动和咀嚼食物的轻微声响。祁新意放松地靠在椅背上,看着李洛阳安静地翻阅一本《天体物理学导论》。他低垂的睫毛在眼下投下细密的阴影,专注的侧脸线条在午后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柔和。这一刻,没有倒计时的压迫,没有解不开的难题,只有阳光、食物、静谧的空间,和身边这个让她感到无比安心的人。
“下午第一节,”祁新意忽然轻声说,打破了宁静,“是王老师的物理随堂测。”
李洛阳从书中抬起头,看向她。她眼中有一丝未散的紧张,像受惊小鹿残留的警惕。
“风险评估过了,”他合上书,声音低沉而稳定,“电磁感应综合题,重点在楞次定律方向判断和能量转化。你草稿本上最后那道类似题,解法是对的。”
祁新意愣了一下,想起早上他推过来的笔记本上那道被红笔圈出的题。原来他注意到了她最后的正确步骤。一股暖流夹杂着被理解的踏实感涌上心头。
“嗯!”她用力点头,将最后一口玉子烧塞进嘴里,胡萝卜星星在齿间碎裂,带着清甜的味道,“那就...再战!”
晚自习结束的铃声在十点的夜色中格外清越。教学楼的灯火次第熄灭,像退潮的星群。疲惫的学生们涌出教室,汇入寂静的街道。祁新意和李洛阳随着人流走出校门,城市的霓虹取代了白日的喧嚣。
地铁车厢空旷。祁新意靠着冰凉的椅背,几乎要陷入昏睡。李洛阳将她的书包放在自己腿上,腾出肩膀的空间。祁新意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抵不住浓浓的倦意,将头轻轻靠了过去。发丝蹭着他的颈窝,带着洗发水的淡淡清香和一丝汗意。李洛阳的身体瞬间绷紧,随即慢慢放松下来,调整姿势让她靠得更安稳。
地铁穿行在城市的腹腔,窗外是流动的光影。祁新意的呼吸渐渐均匀绵长。李洛阳的目光落在对面车窗的倒影里——她靠在自己肩上,闭着眼睛,睫毛在眼下投下安静的阴影,疲惫而毫无防备。他想起书包里那份《高三生存时间优化图》,想起午休阅览室里她放松的侧脸,想起物理随堂测后她如释重负的浅笑。
他拿出手机,对着车窗倒影里两人依偎的模糊轮廓,按下了静音快门。照片很暗,只有流动的光斑和两个依偎的剪影。他将照片存入“我的玫瑰”相册。备注栏自动生成了时间,他手动输入:
“驯养第二十日。高三序章落幕。星轨既定,船舵紧握。玫瑰在肩头安睡,狐狸、小王子和玫瑰(猫版)在航线的终点等待补给。船长日志:一切按优化航线行进,虽风浪初显,但核心稳定。”
地铁到站的提示音轻柔响起。祁新意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发现自己靠着他,脸颊瞬间飞红,慌忙坐首。
“到...到了?”她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
“嗯。”李洛阳提起两人的书包,动作自然,“回家喂猫。”
走出地铁站,秋夜的凉风带着清爽的气息。城市的灯火在头顶蜿蜒,像一条倒悬的星河。祁新意深吸一口气,凉意驱散了最后一丝睡意。她看向身边并肩而行的李洛阳,路灯在他侧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白日的紧张、课业的压力、未来的不确定,在这一刻似乎都被这清凉的夜风和身边沉稳的存在所抚平。
“明天,”她轻声说,声音在夜色中格外清晰,“继续按‘优化航线’走?”
“嗯。”李洛阳点头,目光落在前方小区温暖的灯火上,“船长和玫瑰,目标一致。”
三颗毛茸茸的星辰,正在航线的终点,等待着他们的归来。而头顶那片真实的星空,正沉默地注视着这对年轻的领航员,看他们如何在名为“高三”的星海中,校准船舵,沿着共同设定的星轨,驶向那片充满未知却也饱含希望的、无垠的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