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蔷:逆袭大观园

第8章 乌庄头交租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贾蔷:逆袭大观园
作者:
铁萼
本章字数:
6468
更新时间:
2025-06-18

腊月廿三,铅云压得角门檐角的冰棱摇摇欲坠。沈炎站在青石板路上,看着乌进孝的车队碾着积雪驶来,十二辆骡车的车辙印在雪地上拖出浅淡的痕迹 —— 比他记忆中《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记载的 "雪深数尺" 车辙浅了两指,显然载重不足。

"乌大叔辛苦了。" 他迎上前,看着乌进孝冻得通红的脸,故意盯着辕马的嚼环 —— 缰绳上缠着三股麻线,正是宁府田庄管事的标记,却比规定的五股少了两股,"今年雪灾厉害,庄子上可还撑得住?"

乌进孝打了个千,皮笑肉不笑:"回蔷哥儿的话,去年冬雪压坏了三十间仓房,冻死了五十头鹿,奴才们拼了命才凑了这些年货..." 话未说完,贾蓉己掀开棉帘,怀里抱着本翻得卷边的《齐民要术》:"乌庄头这话不对吧?书中说 ' 冬雪如被,麦根得护 ',怎的鹿倒冻死了?"

沈炎暗自点头,这正是他前日特意叮嘱的。贾蓉如今说起农书竟头头是道,可见《齐民要术》的替换初见成效。他趁乌进孝发愣时,弯腰扒开车轮下的积雪,看见车轴木架上刻着模糊的 "二十" 字样 —— 这是每车应装二十箱鹿肉的标记,此刻却只码了十五箱。

"既是年货,便该仔细查验。" 沈炎拍拍贾蓉肩膀,"劳烦蓉哥带护院清点车上货物,我去账房对一对旧年例。" 他特意加重 "旧年例" 三字,看见乌进孝眼皮猛地一跳,知道这老狐狸听懂了弦外之音。

查验到第五辆车时,龄官带着戏班伶人抬着食盒过来:"二爷,这是新熬的姜糖膏,给庄头们驱驱寒。" 她指尖划过车板缝隙,忽然皱眉:"这鹿肉箱子怎的比去年轻些?莫不是庄子上的鹿都长瘦了?" 这话逗得小伶人们掩嘴笑,却让乌进孝额头冒出细汗。

"好巧,我也觉得轻。" 沈炎顺势掀开箱盖,冻鹿肉上盖着的茅草足有三寸厚,底下却只码了五层 —— 按规制该有八层。他抓起一块肉,发现冻冰占了三成重量,"乌大叔,这冻冰也算在鹿肉里?"

乌进孝扑通跪下:"蔷哥儿明鉴!实在是雪大路滑,怕肉冻坏了,才多铺了冰..."

"既是怕冻坏,为何不扣三成例?" 贾蓉突然开口,翻开《齐民要术》某页,"这里写着,冬运肉食可免赔损两成,你却报了五成,莫不是..." 他故意停顿,目光扫过护院手中的账册,"莫不是把庄子上的年货,都填了自己的库房?"

沈炎趁热打铁:"这样吧,冻鹿肉扣下五车,待开春化了冰,称足斤两再入库。" 他转身对龄官道:"劳烦姑娘带姐妹们看着卸车,若有缺漏,便记在戏班的《来料簿》上 —— 日后咱们唱《乌庄头卸甲》,也好有个凭据。"

这话暗藏威胁,乌进孝听得懂:若敢闹事,便将此事编成戏文,让全府上下都知道他的贪墨行径。他咬咬牙,只得应下。

掌灯时分,沈炎带着贾蓉摸进库房。霉味混着潮气扑面而来,他点亮羊角灯,照见蛛网密布的《乌庄头年例簿》。贾蓉主动搬来梯子,取下最顶层的账册,指尖在泛黄的纸页上划过:"蔷兄弟你看,去年雪灾报损三成,可《齐民要术》说丰年损耗不过一成五..."

"不止去年。" 沈炎翻开三年前的账册,发现每页雪灾损耗处都盖着贾珍的花押,却比他记忆中乌进孝列传里的 "实缴常例" 少了两成,"你瞧这朱砂印,盖得歪歪斜斜,显是珍大爷醉酒所批。"

贾蓉脸色发白:"这么说,乌庄头每年都虚报两成,三成损耗里,倒有两成进了他的腰包?"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张纸条,"这是焦大叔从庄子上捎来的,说乌庄头有个外宅,囤着二十车粮食..."

沈炎接过纸条,看见上面画着个歪扭的粮仓,正是龄官密语里 "贪腐" 的符号。他忽然想起第 6 章来升媳妇的情报,乌庄头腊月廿三到,比原著早三日,原是怕迟了被细查,不想反因行色匆匆露了马脚。

"明日随我去见珍大爷。" 沈炎将账册按时间顺序排好,"你就说从《齐民要术》里学了丈量之法,想替父亲分忧。" 他看着贾蓉眼底的犹豫,知道这个纨绔子弟此刻正经历着三观的崩塌 —— 原来父亲口中的 "庄头辛苦",不过是贪腐的遮羞布。

更深露重时,库房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龄官的贴身丫头雀儿递来个食盒,里头是热好的鹿肉粥:"姑娘说,这是从扣下的五车里挑的精肉,没掺冰碴子。" 沈炎掀开盒盖,粥香里混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药味 —— 是龄官怕他熬夜伤身,偷偷加了安神的茯苓。

"告诉姑娘,明日卯时刻,让文官带着戏班去祠堂唱《陈三两爬堂》。" 沈炎低声道,"唱到 ' 官仓老鼠大如斗 ' 时,声音放清亮些。" 雀儿点点头,转身消失在雪幕中,发间的银铃轻响,像是给这夜添了丝锐音。

次日辰初,贾珍的震怒声从天香楼传来:"好个乌进孝!竟敢骗到老子头上来了!" 沈炎站在廊下,看着贾蓉挺胸抬头走进书房 —— 这是他第一次见这个堂兄有了些国公府子孙的气派。

"父亲,儿子昨日查了旧账..." 贾蓉的声音透过雕花窗棂飘来,"乌庄头历年虚报雪灾,实缴租子比例簿少两成,这些是账册和庄子上的密报..."

沈炎悄悄退到假山后,龄官带着戏班正在祠堂前练唱。《陈三两爬堂》的调子响起,文官的唱腔格外清亮:"官仓老鼠大如斗,啃完民粮啃公侯..." 他看见尤氏的贴身侍女匆匆往荣寿堂去,知道这消息很快会传遍内宅 —— 这是他故意放的风,借戏文给贾珍施压,也让下人们知道,蔷二爷的查账,动真格了。

雪不知何时停了,阳光照在库房的锁头上,映得铁锁发亮。沈炎摸着袖中焦大传来的密报,想起第 5 章迁居时画的田庄地图。乌庄头的贪腐,不过是宁府田庄问题的冰山一角,接下来,他要借这次交租事件,推行 "肥瘦搭配承包制",把田地按肥力分级,让佃户多劳多得 —— 就像修复玉麒麟那样,先剔除腐坏的部分,再补上新生的金粉。

"二爷,珍大爷叫您去书房。" 茗烟跑过来,脸上带着喜色,"乌庄头被押去柴房了,珍大爷说,让您和蓉大爷共管田庄!"

沈炎点头,心中却清楚,这不过是开始。贾珍的妥协,是因乌庄头的贪墨太明显,且贾蓉的提议让他有了台阶下。但真正的改革,还需一步步来 —— 比如让贾蓉掌管田庄账房,比如派龄官的父亲旧部去庄子上做监工,比如将扣下的冻鹿肉作为戏班例钱,让下人们知道,跟着蔷二爷,有真金白银的好处。

午后路过梨香院,看见龄官正在教小伶人认账册上的数字。阳光穿过冰花窗,在她发间镀了层金边,袖中露出半截修复的玉麒麟 —— 裂缝处的金粉蔷花,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今日戏文唱得妙。" 沈炎笑着递过张纸,上面画着田庄改革的草图,"等开春,便带你们去庄子上唱《劝农歌》,让佃户们知道,新的例钱,新的规矩,都跟着这玉麒麟,粘起来了。"

龄官接过图纸,指尖划过 "承包制" 三字:"二爷这是要让田地也 ' 破而后立 '?" 她忽然想起昨夜修补玉麒麟时,沈炎说的 "器物破损尚可补",原来他早将这道理,用在了整个宁府的田庄上。

雪化后的泥土气息飘来,带着几分早春的锐意。沈炎望着远处的田庄方向,那里的积雪正在融化,露出暗褐色的土地 —— 就像宁府这栋大厦,虽根基己腐,却仍有翻盘的可能。而他手中的账册、身边的龄官、身后的贾蓉,都是这盘棋上的棋子,正随着他的布局,一步步走向破局的方向。

掌灯时分,沈炎在书房核对田庄数据,砚台里的墨香混着窗外的梅香。忽然听见梨香院传来清脆的铜铃声,那是龄官约定的 "情报己送达" 信号。他翻开新到的密信,看见上面用戏文写着:"忠顺王府近日购马三百匹,经手人 —— 乌庄头的小舅子。"

笔尖在 "忠顺王府" 西字上划出深痕,沈炎忽然想起第 3 章夜探丹房时,贾敬与忠顺王府的密信。看来这贪腐案,早己不是简单的田庄问题,而是牵扯到朝堂派系的暗战。但此刻他反而笑了 —— 有了乌庄头这个突破口,他便能顺藤摸瓜,将忠顺王府埋在宁府的钉子,一个个

雪后的月亮格外清亮,照在修复的玉麒麟上,金粉蔷花闪着微光。沈炎摸着算珠串,忽然明白:所谓 "乌庄头交租",不过是撕开贪腐的第一道口子。接下来的田庄改革、账本清查、情报网扩张,都将从这道口子开始,让阳光照进宁府最阴暗的角落,让这栋即将倾颓的大厦,在破局者的手中,重新奠定基石。

第 8 章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