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海花:琉璃厂内淘古籍
一、琉璃厂的「书魔」众生相
光绪二十年暮春,琉璃厂的槐花落了满地,像撒了一层碎银子。「博古斋」掌柜王老西蹲在门槛上,看着对面「聚珍堂」新挂的招牌,啐了口瓜子皮:「小兔崽子,敢跟老子抢生意?」他转头冲店里喊:「栓子,把那套《康熙字典》摆到显眼处,就说刚从王府流出来的!」
二楼雅间里,新科翰林金雯青正戴着老花镜,对着一本《说文解字》首皱眉。他身边的书童阿福举着烛台,瞅着自家老爷鼻尖上的汗珠,忍不住嘀咕:「大人,这书都翻烂了,您咋还看?」
金雯青头也不抬:「古人云『温故而知新』,你懂什么?这书里说不定藏着宝贝呢!」话音刚落,窗外传来一阵喧哗,只见一个穿着竹布长衫的年轻人,正跟书商争得面红耳赤。
「这《牡丹亭》孤本,你敢卖五十两?」年轻人撸起袖子,露出腕子上的翡翠镯子,「我前日在苏州,人家才卖三十两!」
书商赔着笑:「这位公子,您瞧瞧这纸,这墨,这可是汤显祖手稿!再说了,」他凑近年轻人耳边,「您看这书页间,还有美人题诗呢!」
金雯青好奇心起,凑过去一看,只见泛黄的书页上果然有几行娟秀的小字:「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不是杜丽娘的唱词吗?」他忍不住摇头,「现在的年轻人,真是胡闹!」
正说着,隔壁「茹古阁」突然传来一声惊呼:「快来人!有人晕过去了!」金雯青慌忙跑去,只见一个老学究趴在一堆古籍上,手里还攥着一本《永乐大典》残卷,旁边的书商哭丧着脸:「这位老爷看了三个时辰,水都没喝一口……」
金雯青叹了口气,从袖中掏出一块绿豆糕:「快给他喂点吃的。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这书里也不能当饭吃啊!」
二、淘书奇遇:一本破书引发的「血案」
晌午时分,金雯青逛到「宝古斋」,只见门口贴着一张大红告示:「本店新到宋版《东京梦华录》,欲购从速!」他眼睛一亮,快步走进店去,却见一群人围着书架争得不可开交。
「这书我先看到的!」一个胖书生撸着袖子,肚子把书架挤得首晃。
「凭啥你先看到就是你的?」一个瘦高个书生举着折扇,「君子不夺人所好,懂不懂?」
金雯青刚要开口,突然瞥见书架顶层有个熟悉的身影——正是前日在「博古斋」遇到的年轻人,此刻他正踩着凳子,伸长了脖子去够那本《东京梦华录》。
「小心!」金雯青话音未落,年轻人脚下一滑,整个人摔了下来,正好砸在胖书生身上。只听「轰隆」一声,书架倒塌,古籍散落一地,众人慌忙躲避,现场一片狼藉。
年轻人揉着腰站起来,朝金雯青作揖:「多谢先生提醒,学生叶知秋,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金雯青扶起书架:「在下金雯青。叶公子也是来淘书的?」
叶知秋点头:「不瞒先生,学生听说此书有苏轼手迹,特来一睹真容。」说着,他从废墟中捡起那本书,突然惊呼,「先生快看!」
只见书页间夹着一张泛黄的纸,上面写着:「丙辰年中秋,与子由饮于汴梁城楼,见明月如盘,遂书此篇——东坡居士。」金雯青瞳孔骤缩:「这……这是苏轼真迹!」
周围的人闻言,立刻围了上来,胖书生一把抢过纸:「拿来吧你!我出一百两!」
叶知秋急了:「这是我先发现的!」
金雯青看着两人争执不下,突然想起《论语》里的「君子和而不同」,于是大声说:「诸位!古籍乃天下公器,岂可因一己之私争夺?不如交由琉璃厂众书商鉴定,若真是苏轼手迹,再商量归属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最终同意了这个提议。于是,一本破书引发的「血案」,变成了琉璃厂的一场「鉴宝大会」。
三、鉴宝大会:文人相轻vs文人相亲
酉时三刻,琉璃厂最大的茶楼「得月楼」座无虚席。台上,「博古斋」王老西捧着那页纸,对着光看了又看,突然一拍桌子:「诸位,依老朽看,这是真迹!你看这墨色,这笔法,绝不是后人能仿造的!」
「未必!」「聚珍堂」少掌柜李三站起来,「我曾见过苏轼真迹,其字如行云流水,此篇虽像,却少了几分洒脱。」
叶知秋急得首跺脚:「那是因为苏轼当时喝醉了!」
金雯青看着争得面红耳赤的众人,突然想起傅彩云说过的「和气生财」,于是笑着说:「诸位莫急,不如请金某一试?」他拿起笔,在纸上临摹了一段,「诸位请看,若真是仿造,笔法必有凝滞,而此篇……」他指着原作,「笔断意连,浑然天成,当为真迹无疑。」
众人凑近一看,纷纷点头。胖书生突然说:「既然是真迹,那就归我吧,我出二百两!」
叶知秋咬咬牙:「我出二百五十两!」
金雯青看着两人快要打起来,连忙说:「古人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叶公子不如将此迹捐给书局,刊印成册,让天下文人共赏,岂不是美事一桩?」
叶知秋一愣,随即笑道:「先生高见!学生愿捐出此迹,但若书局刊印,需给学生留十套。」
众人皆赞:「好!」胖书生也不好意思地说:「那我捐五十两,助书局刊印。」
一场风波就此平息,金雯青看着手中的《东京梦华录》,突然想起傅彩云常说的「书呆子也有聪明时」,不禁哑然失笑。
西、琉璃厂的「秘密花园」
戌时,琉璃厂的灯笼次第亮起,像一串红色的糖葫芦。金雯青抱着一堆古籍,正准备回府,突然听见街角传来一阵琴音。他循声走去,只见一座古旧的小院里,傅彩云正坐在葡萄架下,抱着琵琶轻拨琴弦。
「哟,状元郎回来了?」傅彩云笑着站起来,「今儿个淘到什么宝贝了?」
金雯青举起《东京梦华录》:「宝贝倒是淘到了,不过差点闹出人命。」他将白天的事说了一遍,最后感慨,「没想到,一本破书竟能引出这么多故事。」
傅彩云递来一杯香茶:「古人云『书中自有千钟粟』,在你们文人眼里,书比金子还贵呢!」她指着葡萄架下的石桌,「瞧,我给你准备了惊喜。」
金雯青定睛一看,只见石桌上摆着一本装帧精美的书,封面上写着《琉璃厂淘书记》,翻开一看,里面竟是傅彩云用丹青描绘的琉璃厂众生相:有抢书的胖书生,有鉴宝的王老西,还有他自己蹲在地上捡书的模样。
「喜欢吗?」傅彩云挑眉,「这可是我花了一整天画的,算是给你的『淘书纪念册』。」
金雯青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突然想起白天叶知秋的话,于是说:「彩云,明日我带你去琉璃厂吧,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是『书中自有黄金屋』。」
傅彩云笑着摇头:「我才不去呢,你们文人抢起书来,比我们姑娘抢胭脂还厉害!不过……」她拿起桌上的《琉璃厂淘书记》,「我可以帮你把这些故事写成话本,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呢!」
金雯青大笑:「好好好,就叫《琉璃厂传奇》,让天下人都知道,这小小的琉璃厂,藏着多少有趣的灵魂!」
就这样,在琉璃厂的灯火中,一对才子佳人相视而笑,他们的故事,就像琉璃厂的古籍一样,虽然历经岁月,却始终闪耀着动人的光芒。而琉璃厂,这个文人的「秘密花园」,也继续上演着一出出关于书、关于梦、关于人生的精彩剧目。
五、番外:淘书人的终极梦想
多年后,金雯青和傅彩云的《琉璃厂传奇》风靡京城,连宫里的娘娘都派人来买。每当有年轻书生来请教淘书秘诀,金雯青总是笑着说:「淘书如淘金,不仅需要眼力,更需要心力。古人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书的世界里,我们永远都是初学者。」
而傅彩云则会补上一句:「不过呀,淘书最重要的是开心!就像我家老爷,当年为了一本破书跟人打架,现在却成了佳话——所以呀,年轻人,大胆去淘吧,说不定下一个传奇,就属于你!」
这正是:琉璃厂里藏乾坤,古籍堆中见真魂。淘书淘的不是纸,而是千年文化根。愿所有热爱书籍的人,都能在文字的海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