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失败后我去日本当市长

第4章 东京浮沉录 下

加入书架
书名:
考公失败后我去日本当市长
作者:
草原一只羊
本章字数:
6400
更新时间:
2025-07-07

语言学校的第一天,在极度的困倦和肌肉酸痛中开始。教室同样简陋,挤满了肤色各异、但眼神里大多带着迷茫和渴望的留学生。课程是基础的五十音图和日常会话。徐浩宇强打精神,试图集中注意力。然而,一夜高强度体力劳动的疲惫,以及昨夜后厨那令人窒息的画面和气味,不断冲击着他的神经。眼皮沉重得像灌了铅,老师的发音在他耳边变得模糊不清。

“徐桑!”严厉的女教师用教鞭敲了敲他的桌子,眉头紧锁,“上课要认真!不要打瞌睡!你们是交了高昂学费来的!不是来睡觉的!”

周围的同学投来或同情或幸灾乐祸的目光。徐浩宇脸上火辣辣的,只能强撑着坐首身体。高昂的学费……老王的话又在耳边响起。他摸了摸口袋里昨晚那沓微薄但滚烫的日元,那是他用血汗换来的生存凭证。

白天在课堂里挣扎,晚上在居酒屋的后厨里搏命。徐浩宇的日子像上了发条的钟摆,在语言学校和“青木屋”之间单调而沉重地摆动。睡眠严重不足,体力透支,语言学习的进展缓慢得令人绝望。他开始理解张强的怨气,也明白了陈水生为何总是沉默。这就是底层留学生的真实写照:在泡沫时代浮华的阴影下,用廉价的体力换取微薄的生存空间,梦想在日复一日的疲惫中被磨得黯淡无光。

经济系毕业生的骄傲和重生者的那点先知先觉,在严酷的生存面前显得如此可笑。他尝试过改变。利用仅有的一点休息时间,他翻出自己那点可怜的专业知识,结合重生记忆中对日本泡沫时期某些行业走向的模糊印象(比如知道某些小型制造业会先于大企业倒闭),精心(自认为)伪造了一份履历,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有“国际贸易经验”和“市场分析潜力”的人才。

他鼓起勇气,拿着这份履历,穿上自己最好的(其实也洗得发白)衬衫,走进了一家位于涩谷、看起来还算体面的小型贸易公司。前台小姐妆容精致,穿着得体的套装,脸上挂着标准的职业微笑。

“您好,我想应聘贵公司的文员助理职位。”徐浩宇用练习了无数遍的日语开场白说道,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自信。

前台小姐保持着微笑,接过他递上的履历。她的目光快速扫过纸面,当看到“樱花国际语言学校 在读”以及那明显夸大的工作经验描述时,她嘴角那抹职业化的弧度似乎僵硬了一瞬。她抬起头,目光在徐浩宇那身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穿着上停留了一下,眼神深处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审视和……轻蔑。

“はい(是),非常感谢您的应聘。”她的声音依旧甜美,但温度降了几分,“非常抱歉,徐浩宇桑。我们公司目前招聘的这个职位,要求是具备日本正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持有日本的永住资格。留学生身份的话……可能暂时不太符合我们的要求呢。”她将履历轻轻推了回来,动作礼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距离感。

那句“不太符合我们的要求呢”,像一根冰冷的针,精准地刺穿了徐浩宇勉强维持的自尊。前台小姐脸上那完美无瑕的笑容,此刻在他眼中充满了冰冷的虚伪和居高临下的排斥。他甚至能感觉到旁边等候区坐着的两个西装革履的日本应聘者投来的、带着优越感的打量目光。

“我……明白了,打扰了。”徐浩宇喉咙发干,抓起那份变得无比沉重的履历,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那间明亮整洁却让他感到无比压抑的大厅。门外的阳光刺眼,他却感觉浑身冰冷。阶级的壁垒,身份的鸿沟,就这样赤裸裸地横亘在他面前,坚硬如铁。

歧视不仅仅存在于求职市场。一次深夜下工,疲惫不堪的徐浩宇抄近路回宿舍,穿过一条灯光昏暗的小巷。一个穿着高档西装、但领带歪斜、浑身酒气的日本上班族踉踉跄跄地迎面走来。徐浩宇下意识地侧身想让开,目光无意中与对方对上。

那醉醺醺的男人停下脚步,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徐浩宇,嘴里喷着浓重的酒气,突然用极其粗鄙的日语吼道:“看什么看?八嘎!臭支那人!滚回你的国家去!这里不欢迎你们这些垃圾!” 伴随着恶毒的咒骂,一个空啤酒罐被狠狠砸在徐浩宇脚边,发出刺耳的响声。

愤怒瞬间冲上徐浩宇的头顶,拳头不自觉地攥紧。但看着对方壮硕的身形和癫狂的状态,再看看周围空无一人的暗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和屈辱感压倒了冲动。他咬紧牙关,低下头,加快了脚步,将那恶毒的咒骂声甩在身后。拳头在口袋里捏得死紧,指甲深深陷进掌心。他知道,在这里,他连愤怒的资格都需要掂量。

日子在繁重的体力劳动、语言学习的挣扎、无处不在的歧视和微薄收入带来的生存焦虑中艰难滑过。偶尔能挤出一点钱,跑到街角最便宜的公用电话亭,用省下的硬币拨通那个烂熟于心的国际长途号码。线路杂音很大,等待的时间漫长。

“喂?浩宇?”母亲李秀兰的声音遥远而急切,带着浓浓的担忧。

“妈,是我。我挺好……嗯,工作找到了,在学日语……钱?哦,刚发工资,过两天就寄回去……你们别省着……”徐浩宇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有力。挂断电话,听着硬币落入退币口的叮当声,看着手里仅剩的几枚硬币,再想想刚才夸下的海口,一种巨大的疲惫和酸楚涌上心头。他靠在冰冷的电话亭玻璃上,仰头望着东京灰蒙蒙的天空,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在这座巨大、繁华却又冰冷彻骨的钢铁森林里,无声无息地挣扎着,随时可能被淹没。

而命运的转折点,往往隐藏在看似最平常的角落。这天下午,徐浩宇难得没有排班,被老王拉去帮忙,给一家位于秋叶原、因经营不善即将倒闭的小型精密仪器零件加工厂清理仓库,按小时结算工钱。仓库里堆满了积灰的机器零件、废弃的图纸和文件。

老王一边指挥着徐浩宇和张强搬东西,一边跟一个穿着油腻工装裤、头发花白、眼神浑浊的老技工闲聊。那老技工姓山田,是这家工厂最后留守的技术骨干,此刻正神情落寞地抚摸着一台布满油污、铭牌都有些模糊的旧车床。

“山田师傅,您这手艺,可惜了啊。”老王递过去一根烟。

山田默默接过烟点上,深深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中,他的声音沙哑而疲惫:“手艺?呵呵……泡沫时代,谁在乎手艺?都在炒地皮,玩股票。我们这种做实业的,就像这些老机器,过时了,没人要了。”他用满是老茧的手拍了拍冰冷的机器外壳,“这台‘牧野’,跟了我二十年了……精度比现在很多新机器都好……可现在,只能当废铁卖了……”

徐浩宇正费力地搬着一个沉重的零件箱,听到“牧野”和“精度好”,耳朵不由得竖了起来。他虽然不懂具体技术,但“牧野精机”这个牌子,前世模糊的记忆里似乎是日本精密机床领域的老牌劲旅之一。他下意识地多看了那台旧车床几眼,又瞥了瞥角落里散落的一些泛黄的设计图纸。

“山田桑,”老王吐了个烟圈,“厂子倒了,您有什么打算?凭您的手艺,找下家应该不难吧?”

“下家?”山田自嘲地笑了笑,脸上的皱纹更深了,“我今年五十八了。大企业嫌我老,小作坊……都在倒闭。时代变了,老王桑。我们这些只会摆弄铁疙瘩的老家伙,跟不上咯。” 他重重地咳嗽了几声,佝偻着背,像一株即将枯萎的老树,守着这片同样即将被废弃的钢铁森林。

徐浩宇的心弦被轻轻拨动了一下。这个落魄的老技工山田,和他守护的那些“过时”的机器、图纸,像一道微弱的光,照进了他混沌的挣扎。一个模糊的念头,如同沉在水底的鱼,开始不安分地冒了个泡:这些被东京泡沫遗弃的“废铁”和“老古董”,在某个地方,会不会是……宝贝?

然而,这个念头还没来得及清晰,就被现实更沉重的阴影覆盖了。仓库清理工作结束,老王结了工钱。徐浩宇捏着几张薄薄的日元走出废弃的工厂,抬头望去,东京的天空似乎比往日更加阴沉。街头的电子广告牌上,滚动播放着股市行情。那曾经一路高歌猛进的日经指数曲线,此刻像一条垂死的蛇,开始显露出令人不安的、剧烈的波动和……下滑的迹象。

1991年的初春,寒风格外凛冽。风中,似乎传来了泡沫碎裂的细微声响。巨大的风暴,正在无声地酝酿,即将席卷这片被虚假繁荣包裹的土地。徐浩宇紧了紧单薄的衣领,将山田那落寞佝偻的身影和冰冷的“牧野”车床暂时压回心底。眼下,他更关心的是,下一顿饱饭在哪里,以及,老王今晚还能不能给他找到活干。在这浮华的末日余晖里,生存,依旧是悬在他头顶最迫切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