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率兵自著县撤往菅县。
韩猛未再追击,而是领兵归寨,将情状告知高览。
韩猛对高览曰:“高将军,这青州兵不过尔尔。末将劫营之际,彼等乱不成军,其主将亦不知去向。我等此番虽为试探,然战机既现,何不顺势攻打,拿下济南国。”
高览问曰:“汝劫营之时,营中军帐有几?士卒大略几何?”
韩猛思忖后道:“夜黑难辨,具体怎记得清?但依彼时情形估算,营中约莫七八千人马。这有何忧?前时逃兵众多,如此算来,逃者与余者亦相差无几。”
韩猛又道:“我等还是进兵为妙,拿下济南国,此番试探之举,亦可顺带立下大功,哈哈哈。”
另一边,太史慈撤至菅县后,分兵于台县驻扎,以五千兵马屯于东朝阳,余者一万余主力,则由其于菅县亲自统领。
高览依旧极为谨慎,未允韩猛进兵之策。韩猛心中不悦,遂遣麾下士卒携书前往,告知郭图。
郭图得韩猛书信后,至袁绍跟前道:“主公,高览此次出兵虽为试探,然今济南国守军战力甚弱,遇我军便望风而逃。可高览却犹疑不前,依现下情形,我军尽可拿下济南国,于青州割得一块。”
袁绍闻之,心下颇感意外,喟然叹曰:“未料青州兵竟如此不堪。”
然为慎重计,遂召沮授、审配、逢纪诸人前来。
沮授言曰:“高览之抉择,并无差错。依理而言,青州兵不应至此境地。”
审配曰:“韩猛所言,亦非无据。此太史慈素未闻名,青州今所留者,除赵云外,未闻有大将之材。然田丰何故使太史慈镇济南国,实令人费解。”
郭图道:“吾早言田丰乃无才之辈,竟使太史慈此等庸碌之徒镇济南国。此举与拱手将济南国送予我冀州何异?主公宜速发兵,催高览进兵取济南国。纵一时难下青州全境,得此一地,徐徐图之,青州亦不难取也。”
袁绍曰:“若赵云率兵来援,当如何?”
逢纪道:“主公勿忧,赵云于东莞郡屯驻兵马,正防兖州曹操,必不轻动。”
袁绍闻之,心有所动,遂遣人传信与高览,令其攻打济南国,若得此地,再徐徐蚕食青州。
高览得袁绍军令,无奈进兵,遂以韩猛为先锋,使其率五千人马自著县往攻营县。
韩猛率兵疾行,终抵营县城下。
其遥指城上太史慈,怒声骂道:“无名小辈,何不早早归降?尚可饶你性命!”
太史慈闻言,高声回应:“有能耐便来攻城,莫在此徒逞口舌!”
韩猛冷笑:“汝乃手下败将,如丧家之犬,竟还在此狺狺狂吠!”
太史慈不欲与韩猛多辩,遂令弓箭手攒射。韩猛见状,急率军队后退数丈。
与此同时,台县与东朝阳之兵马整军起行,渐迂回至两侧。
待高览率主力至营县城下,太史慈神色从容,不见丝毫慌乱。
此济南国各处城墙皆经修缮,增高且加固。休说韩猛与高览这一万五千人马,纵再添万人,亦未必能克营县。
韩猛与高览率先发起一波攻城,然折损颇众。
营县守城器具一应俱全,火油、弓箭、石块、木桩之类,储备极丰。
高览旋即省悟,知太史慈早有预备。未几,高览思透个中缘由,暗叫中计,当即欲撤兵。
恰此时,探子来报,称南方与北方各有一队人马正朝此合围而来。
太史慈觑得高览欲撤兵,遂开城门,率部众杀出。
韩猛未以为意,策马疾奔,径取太史慈。太史慈嘴角一咧,笑意森然。其隐忍此人久矣,心忖今日若不斩之,实难消心头积愤。
韩猛与太史慈两马错镫,交锋十余回合,韩猛竟为太史慈斩于马下。
太史慈斩韩猛后,遥指高览喝道:“呔!那贼将,莫要逃!”
高览方知小觑了这太史慈,二人再度交马,酣战五十回合,未分胜负。
两军相接,青州兵不复昔日疲态,个个如生龙活虎,体魄精壮似牛,首杀得高览所部节节败退,损伤惨重。
未几,两路包抄之万余兵马杀至,高览所部三面受敌。青州兵不复往日疲态,人人如龙似虎,勇不可当,首杀得高览军节节败退,伤亡惨重。
高览见局势无可挽回,遂率残兵奋力突围,狼狈奔回冀州。
与此同时,毛农即令行事,将诸世家大族之人尽皆拘管,继而查抄其家。
然毛农并未即斩其人,却遣之往冀州,投于袁绍。彼等非渴慕袁绍乎?径送之去便了。至于其家财产业,皆留置青州。
因高览战败,袁绍不悦,虽未加惩处,却渐予冷落。及闻毛农将与己暗通之世家大族众人尽送冀州,袁绍面色顿黑。
袁绍所求者,乃诸世家大族之家财,非其人也。
然袁绍碍于颜面,亦唯有做做模样,将诸世家大族之人安置于冀州。
此役过后,袁绍集团于青州之态度,全然改变。青州岂会无一战之力?非但善战,且极为狡黠。
为行此计,青州兵马折损不少。对于阵亡与负伤之士卒,田丰与毛农厚金安抚。阵亡士卒之家眷,非但可得抚恤之金,赋税亦得减免,其子女还能无偿入青州官府所办学堂读书。
此等举措,令青州百姓之心愈发归附。
而青州余存之诸世家大族,亦暂得安分。但使彼等乖乖听命,营生之事亦照常进行,唯不复从前之跋扈张狂耳。
公孙瓒闻袁绍于青州受挫,遂自蓟县兴兵,进犯中山国。幸得颜良与张郃,将其击退。
至此,袁绍方知,青州绝非易取之地,较之公孙瓒,似更难应对。
沮授进言:“主公,青州之地,此刻暂勿插手。我等当务之急,乃先解北方公孙瓒之患。待北地平定,再挥师南下,全力攻取青州,此为上策。”
袁绍颔首称善,遂令冀州上下全力备战,各地皆行屯田之策。
于徐州之刘备、关羽、张飞等人,闻田丰与毛农于青州之战事,皆连声称妙。
而太史慈亦算是立下一桩正经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