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孙策平定江东诸多地方后,分遣将士镇守各处要隘。一则修表上奏朝廷,二则与曹操结交,三则遣人致书袁术,索求玉玺。
袁术暗怀称帝之意,遂回书推诿,拒不归还玉玺。
旋即召集长史杨大将、都督张允、纪灵及上将雷薄、陈兰等三十余人商议,曰:“孙策借吾军马以成其事,今己据江东之地,却不思本源,反倒来索求玉玺,实乃无礼至极。当以何计对付孙策?”
长史杨大将言:“孙策坐拥长江天险,今又兵精粮足,此刻未可图之。当下宜先讨伐刘备,以报日前无端遭攻之仇,而后图谋孙策不迟。某有一计,可使刘备旋即就擒。”
杨大将道:“昔日吕布来投,主公虽失孙策,却得吕布。吕布乃天下闻名之勇将,可令其率兵反攻徐州。若能取下徐州,再设法除去吕布,此计岂不妙哉?”
袁术从其议,令吕布率军往攻徐州,一应军资粮草,袁术皆如数供给,且向吕布许诺,若徐州攻下,此城便归吕布。届时徐州与扬州成犄角之势,互为盟友。
吕布闻之大喜,赶忙招来陈宫一同商议。
陈宫道:“袁术此人,素好大喜功。前番刘备来攻,实则中曹操阳谋。彼时刘备回徐州,袁术为何不趁机攻取?却于此时令将军攻徐州,其中定有蹊跷,恐非好意。”
吕布满不在乎道:“且勿论其是否心怀叵测,袁术既己应下,打下徐州便归我。待那时我坐拥徐州,反手灭了袁术,岂不甚妙?”
陈宫道:“此事哪有这般容易?且不提此番若真去攻打徐州,徐州绝非易与之地。现今徐州民心归向,兵多将勇。单说刘备麾下关羽、张飞二将,便极难应付。”
吕布嗤笑一声,道:“关羽、张飞在我眼中,不过如同插标卖首之辈。昔日虎牢关下,彼等以多欺少,亦不能奈我何。若关羽、张飞单独来战,我一戟便可将其斩杀。”
吕布越想越是恼怒,又道:“尤其那张飞,真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
陈宫叹道:“哎,如今看来,恐不打徐州也不成了。若不答应,袁术便不再容我等,届时天下虽大,却又哪有我等容身之处啊?”
于是陈宫遣人回书袁术,应下此事。吕布当日便整饬军备、备齐鞍马,预备攻打徐州。
徐州探子获此情报,速报与刘备。刘备闻之,颇感头疼。若非当初中曹操阳谋,也不至得罪袁术。如今吕布又投袁术,还反过来攻徐州,实难安宁。
孙乾进言曰:“主公,江东孙策与袁术似生嫌隙。莫若使孙策引兵攻袁术,彼时袁术必召吕布回师,徐州之危亦可解也。”
陈登言:“此计恐难成。孙策自袁术处借兵,得江东之地,今己割据一方,正处养精蓄锐、韬光养晦之际,恐不涉此事。”
陈登又言:“此刻吾等所忧非吕布,乃兖州之曹操也。若吕布攻徐州,恐曹操亦出兵,以收渔翁之利。”
糜竺言:“曹操之处,或无需过忧。青州方向,赵云相胁,若曹操敢出兵,便使青州出兵袭扰兖州,亦可牵制曹操。”
孙乾曰:“然青州兵马似不甚多,赵云所部不过三万余众,用于防守或可,若言进攻,恐力有未逮。”
刘备思忖片刻,曰:“吾料即便吕布来犯,曹操应不会妄动。盖关中张济等人正虎视眈眈,曹操不敢轻易兴兵。”
张飞挠首而言:“大哥,管他谁来犯,我等与之战便是。那吕布乃三姓家奴,反复无常之徒。此番还敢来攻徐州,定要痛击之,叫他沦为彻头彻尾之丧家犬。”
关羽未语,然神色无惧。
未几,吕布即引兵自东城县突入下邳郡。
未久,刘备率关羽、张飞至淮陵,安营立寨。
兖州曹操见徐州复乱,方欲起兵袭取刘备之徐州。
忽流星快马急报,言张济自关中引兵攻南阳,为刘氏所设伏而亡。
张济之侄张绣统其部众,以贾诩为谋士,联结刘表,屯军于宛城,欲兴兵犯京阙、劫天子。
曹操闻之,怒不可遏,欲兴兵征讨。然又不甘就此使徐州脱危,遂向荀彧问计。
荀彧言:“主公,目下最要者,乃击退张绣等。徐州之地,乃西战之境,南有袁术,侧近又有我兖州,难长久安稳。”
荀彧又言:“吾等可先遣人至徐州告与刘备,言兖州无意兴兵犯其境。一面主公可亲率十五万大军,往讨张绣。”
曹操从荀彧之策,率十五万大军,以夏侯惇为先锋,往讨张绣。军马行至淯水,安营下寨。
贾诩谓张绣曰:“曹兵势强,不可与之抗衡,莫若率众归降。”
张绣新承其叔张济之军,麾下多有不服者。自思以己之兵力,若与曹操相抗,实乃自不量力,遂从贾诩之议,遣贾诩往曹操处通好请降。
贾诩至曹操前,应答自如,曹操甚喜,遂拜贾诩为谋士。
贾诩曰:“某往昔随李傕,获罪于天下。今从张绣,彼对某言听计从,某实不忍相弃。”
于是贾诩告辞而去。次日,贾诩引张绣来见曹操,曹操待之颇为优厚。旋即引兵入宛城屯驻,余部则分屯城外。如此过了数日,张绣每日皆设宴款待曹操。
一日,曹操饮至微醺,归寝所,私下问左右:“此城中可有娼妓?”
曹操之侄曹安民深知曹操,遂悄声言:“昨夜小侄见馆舍旁有一妇人,容貌绝美。打听之下,方知乃张绣叔父张济之妻。”
曹操熏心,令曹安民率五十甲士将张济之妻带来。未几,张济之妻被带至军中,曹操视之,果貌若天仙。
曹操问其名姓,妇人对曰:“妾乃张济之妻邹氏是也。”
曹操笑问:“夫人可识得吾?”
邹氏答曰:“久闻丞相威名远扬,今夕得见,实乃万幸。”
曹操道:“吾因夫人之故,方纳张绣归降,否则,早己灭其族矣。”
邹氏拜谢道:“妾深感丞相再生之恩。”
曹操言:“今日得见夫人,吾心甚悦。今宵愿与夫人同席共枕,随吾还都,享尽富贵,意下如何?”
邹氏知别无他选,遂拜而称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