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戟埋香

第30章 山月远

加入书架
书名:
断戟埋香
作者:
小妖姨
本章字数:
3544
更新时间:
2025-05-02

永徽三十年深秋,祁连山的雪顶红刚收完最后一茬,鹰嘴岩下来了个云游的老画师。他背着褪色的画囊,腰间悬着半枚刻着雪梅纹的玉佩,在松木木屋前驻足时,霜雪正从岩缝里渗出,将屋梁上的平安符冻成透明的琥珀。

"老伯可曾听说,这山上有对化峰的恋人?" 跟着老画师的山童指着对面两座相依的峭壁,东峰如男子按戟而立,西峰似女子挎篓远眺,"村里的阿婆说,月夜里能听见箫声,像《采菱曲》的调子。"

老画师摸着玉佩的裂痕,想起三十年前在北疆见过的老兵。那老兵临终前攥着半片雪顶红花瓣,说镇北将军卸甲归田后,总在鹰嘴岩吹箫,曲声能惊起岩间的流萤,像极了当年军医苏姑娘发间的星火。

木屋的门 "吱呀" 推开,腐木的气息混着陈年老药香扑面而来。墙壁上的《本草图经》己漫漶不清,唯有 "雪顶红" 三字被人用朱砂反复描过,笔画间藏着细如蚊足的小楷:"阿砚,此花可解寒毒,却解不了你眉间的霜。"

坟前的银铃早被风雪磨去了纹路,却依然倔强地悬在碑侧。老画师看见碑脚生着两簇奇花:一茎双花,花瓣赤红如血,边缘却泛着金芒,像极了史书中记载的 "并蒂雪顶红"。他忽然想起宫廷秘档里的只言片语:"永徽十七年冬,镇北将军沈砚冰卒于祁连山,时年三十有二。"

暮色漫过时,山风忽然带来隐约的箫声。山童指着东峰腰间的阴影:"快看!像不像有人在吹箫?" 老画师却看见西峰的 "采药女" 鬓角,有片红叶恰好落在 "朱砂痣" 的位置,恍若当年苏挽月别在发间的雪顶红。

案头的陶砚里积着松烟墨,老画师在暗格中发现半卷残稿。泛黄的纸页上,沈砚冰的字迹混着苏挽月的批注,在 "雪顶红解狼毒箭" 的医方旁,有人用银针刻了句:"阿砚的血,比雪顶红更暖。"

梁上的平安符终于经不起岁月,"啪嗒" 落在积尘的案头。素绢上的寒戟与采药篮早己褪色,却在破损处露出冰蚕丝补缀的痕迹 —— 是男子笨拙的针脚,像极了握惯寒戟的手,在临终前最后一次触碰爱人的温度。

墙角的药柜里,整整齐齐码着七只漆盒,分别刻着 "永徽十七年冬至"" 永徽十八年春分 "。老画师打开最顶层的盒子,里面是风干的雪顶红花瓣,夹着张字条:" 明瑟的冰魄粉,终究还是用了。" 墨迹被水渍晕开,像滴泪。

下山时,老画师在山民的篝火旁听见这样的传说:将军卸甲后,每日在坟前种雪顶红,每株花下都埋着片甲胄的碎片。首到某个冬夜,他握着采药女送的玉佩,在烛泪中看见满山花开,于是带着未写完的遗书,追着花影去了。

"史书上只说他战功赫赫," 山民往火里添柴,火星溅起如流萤,"却不知他的寒戟,早就在祁连山锈成了花锄。" 老画师摸着腰间的玉佩,想起金銮殿上的朱砂奏章,想起萧明瑟最后埋在坟前的双鲤佩,忽然明白:有些故事,终究要在史书的留白处,才能开出最艳的花。

又过了十年,鹰嘴岩的雪顶红突然漫山遍野。有位穿月白衣衫的女子路过,在木屋前的药圃里发现株奇异的花:花瓣分雌雄两色,雄花如寒戟挺立,雌花似药篓轻垂,根部缠着半截红缨穗,正是当年沈砚冰寒戟上的饰物。

"阿婆,这花叫什么?" 随行的孩童指着花海。女子望着对面的双峰,想起家中祖传的《太医院手札》,想起曾祖母翡翠临终前的话:"苏姑娘的坟前,总有位穿素色襦裙的夫人来浇水,她腕间的玉镯,刻着双鲤纹。"

山月升起时,笛声如期而至。这次山童听见的不是《采菱曲》,而是从未听过的调子,像极了有人在说:"挽月,雪化了,该采药了。" 风过处,花海泛起涟漪,两朵并蒂雪顶红轻轻相触,仿佛恋人在跨越生死的岩壁,交换一个迟到的吻。

大胤朝的《镇北将军列传》里,沈砚冰的生平停留在 "永徽十七年,解甲归田,卒于祁连山"。史官不知,在解甲的七年间,他教会了整个祁连山辨认雪顶红的雌雄;不知他的寒戟断刃,被山民磨成了药锄,至今还在药圃里翻松泥土;更不知每到雪顶红盛开的季节,总有人看见,在鹰嘴岩的双峰之间,有对影子并肩而立,男子的甲胄下露出半截素白衣袖,女子的药篓里,永远盛着最新鲜的雪顶红。

雪顶红的花期很短,却在每年冬雪初融时准时盛开。就像有些爱,在史书中不过寥寥数笔,却在民间的传说里,在山民的口耳间,在每一朵盛开的雪顶红中,成了永不凋零的传奇。当山月再次照亮鹰嘴岩,那对化作山峰的恋人,依然在诉说着未说完的情话,而人间的故事,早己随着祁连山的雪,融成溪流,流向每一个相信永恒的人心里。

(第一卷 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