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把黄袍收起来,我不冷!

第73章 招商引资

加入书架
书名:
麻烦把黄袍收起来,我不冷!
作者:
爱吃辣椒的卓尔
本章字数:
4236
更新时间:
2025-06-26

“咳....”

见谢静姝依旧板着的小脸,江云枫清了清嗓子,试图用后世的知识转移这位才女的注意力。

“除了荔枝,还有甘蔗,那可是制糖的好东西!南方的蔗糖,比北方的饴糖清甜得多。还有香料,八角、桂皮、草果、豆蔻……岭南的山林里遍地都是宝!古人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真是至理名言!”

他一边说,一边又夹起一只煎好的虾,这次放到了苏婷云碟中,动作自然流畅。

“果然鲜美!江大人好手艺。”

苏婷云含笑致谢,拿起银箸优雅地品尝,适时赞叹:

“还有呢还有呢?江大哥,岭南还有什么好玩的?”

温柔察觉现场气氛缓和,也终于从石化状态解除抢着问:

被三位风格迥异的美人注视着,尤其是谢静姝虽然还绷着脸,但眼神似乎也被他的描述吸引,微微侧耳倾听。江云枫的谈兴更浓,结合穿越后恶补的见闻,开始滔滔不绝。

“好玩的多着呢!临海的合浦县就在我安南都护府辖内,此地盛产南珠,颗颗圆润,光泽夺目,价值连城!更妙的是,合浦除了南珠还有许多天然的良港!”

说到港口就联想到贸易,一想到贸易,穿越前就沉迷《钢铁雄心》、《文明》等即时战略游戏的江云枫的DNA就动了,看向苏婷云的眼神变得真挚热切起来。

不久之后,江云枫就要走马上任安南都护府大都护,而如今眼前就端坐的这位‘不夜侯’东家,据说财富能买下半座金陵城,他就动了招商引资的念头。

“苏小姐,您是做大生意的,眼见一定非比寻常!可否考虑一下在零陵建立‘不夜侯’分号,就地收购荆南和岭南的蔗糖、香料、珍珠、象牙、犀角和各种珍贵木材,然后装车北上,运到金陵、苏州、扬州等富庶之地售卖,这中间的差价和利润何止十倍百倍?”

苏婷云的美眸出现一丝异动,显然己经被江云枫勾起兴趣,但她没有急着表态,而是继续饶有兴致地看着江云枫,期待能从他口中听到更精彩的内容。

果然,狡猾的狐狸不会这么容易上当。但是,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老猎手。

既然苏婷云还在听,那就说明有戏!只要诱饵足够有吸引力,就不信拿不下苏婷云这只精明的小狐狸。

“如果,苏小姐信得过我,我们可以共同开发合浦,此处水深港阔,只需稍加建设便是沟通海外,扬帆万里的绝佳起点。”

江云枫目光灼灼地看向苏婷云,带着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激动。

“港口?海外?江大人的意思是从此地扬帆起航,与琉球、扶桑等海外番邦通商?”

苏婷云秀眉微挑,兴趣被彻底勾了起来,但眼底的精明算计却丝毫未减。‘不夜侯’东越分号和句章(现今:宁波)登陆的琉球商人保持有较为稳定贸易往来,每年都能赚取相当可观的利润。

“那些只是东越沿海的小卡拉米,而我们的目标是南方的星辰大海!”

江云枫也嗨了,他没想到苏婷云居然懂他。

“我们可以在合浦组建远洋船队,扬帆出海一路向南,可以一次抵达苏禄(菲律宾)、真腊(柬埔寨)、暹罗(泰国),乃至更远的‘狮子国’(斯里兰卡)、‘天竺’(印度)。用咱们大炎的丝绸、瓷器、茶叶,去换他们的胡椒、丁香、豆蔻、龙涎香、宝石、甚至……”

他压低了声音,带着一种分享秘密的兴奋。

“听闻极西之地,有奇巧机械,有高产作物!这些运回来,那才是真正的金山银海!苏小姐,你我合作如何?您在零陵设立分号,负责组建船队。”

“我江云枫负责在合浦修建深水码头,疏通航道,完善仓储,保证您的货物畅通无阻!赚到的钱,咱们五五分账,如何?”

胡椒?丁香?

天竺?狮子国?

远洋船队?五五分账?

江云枫描绘的蓝图太过宏大,太过匪夷所思。

“江大人宏图大志,令人心折。只是……”

苏婷云眼中的意动迅速被精明和怀疑取代,她放下银箸,脸上的笑容依旧温婉,眼底却己是一片冷静的审视。微微蹙起秀气的眉头,带着恰到好处的困惑。

“小女子虽行商多年,足迹却未出江南。大人所说的这些海外邦国,香料特产,闻所未闻。不知大人是从何得知如此详尽?莫不是……道听途说?”

她的目光锐利起来,带着商人的警惕。巨大的利益背后,往往是巨大的陷阱。

谢静姝也被江云枫这番天马行空的描述惊住了,暂时忘记了刚才的羞愤,清冷的眸子里满是惊疑不定。她虽博览群书,但海外地理并非士大夫关注的重点,她所知的藩属国确实只有临近的交趾和占城。

温柔更是听得小嘴微张,一脸“江大哥你是不是在说书”的表情。

压力瞬间回给到了江云枫,他笑容一僵,背后冷汗“唰”地就下来了。

糟糕!一激动就把后世的地理知识全秃噜出来了,这下该怎么圆?

电光火石间,江云枫脑中灵光一闪,决定再次献祭自己那位己故的便宜老爹,脸上瞬间堆起“忆苦思甜”的感慨。

“咳,这个嘛……说来惭愧。三位有所不知,江某己逝的老父曾是一位走南闯北的行脚商人。”

说到此次,江云枫特地降低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追忆和一丝“家学渊源”的骄傲。

“江某幼时曾跟随家父为了生计西处奔波,在岭南一带家父与一些来自交趾、占城的商人有过贸易往来,这些海外的消息,便是从那些商人以及一些常年在海上漂泊的老水手口中听来的。

“虽不敢说件件属实,但也不是空穴来风,总归是有些许依据。家父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今细细想来,诚不我欺啊!”

他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眼神坦荡,努力营造出一种“我爹是民间奇人,我从小见多识广”的人设。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