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戾九重:偏执帝王的白刃朱砂

第87章 恐遭天下人耻笑

加入书架
书名:
凤戾九重:偏执帝王的白刃朱砂
作者:
汐雪小妞
本章字数:
4140
更新时间:
2025-05-21

“爱卿且看,”萧景珩袖中碎玉与舆图共鸣,虚空显形出黄河水流的三维模型,“此子无意之举,竟暗合《水经注》中‘束水冲沙’之法。非河神启示,何能至此?”

王承业抬头,目光落在虚空模型上,瞳孔骤缩——模型中兖州段的水流走向,竟与他昨夜在《河防摘要》中批注的改良方案完全一致。他下意识攥紧笏板,却不慎让袖中密折滑出一角,露出“机关襁褓,图谋不轨”的字迹。

姜绾眼尖,不动声色地用脚尖将密折踢至龙案下,怀中的小圆忽然发出“咯咯”笑声,银鲤玉坠与她腕间玉镯相契,在案头奏折合页上投出一个粮仓光影。女婴伸手抓住折角,小嘴咬住边缘的朱砂印,竟在纸上晕出个规整的粮仓图案,连仓顶避雷针的位置都分毫不差。

“长公主这是在提醒,扬州需提前囤粮防旱,”姜绾笑着替小圆擦去嘴角朱砂,“比起刻板奏报,倒更鲜活些——左相大人可曾记得,当年兖州洪灾,正是百姓口耳相传的水谣,帮我们找到了决堤口?”

王承业闻言,想起那段在泥沼中奔波的日子,喉头微动,却仍坚持道:“陛下,纵然有河神启示,朝堂之上抱婴听政,成何体统?传出去,恐遭天下人耻笑!”

殿内气氛骤然冷凝,唯有小樱的襁褓发出细微的光芒。萧景珩忽然轻笑,指腹抚过孩子眉心的碎玉印记,朗声道:“大雍的朝堂,不该是远离人间烟火的神坛。朕要让天下人知道,治河之道,不在高阁之上,而在襁褓之中——在这一声啼哭里,在这一片尿布里,在这每一个与百姓同忧共喜的晨昏里。”

他的声音回荡在含元殿内,惊起檐下白鸽盘旋。阳光穿透云层,恰好落在小樱襁褓的碎玉上,光芒骤盛,竟在殿内地面显形出黄河两岸的春耕图景——百姓们在田间播种,孩童们举着樱桃糖画奔跑,远处水闸上“小樱闸”三个大字被阳光镀上金边。

王承业望着这异象,手中笏板“当啷”落地。他忽然想起,自己年幼时在黄河边玩耍,也曾被老河工抱上闸口,听那“河神护佑”的传说。原来,所谓天命,从来不是高居云端的威严,而是俯身可触的温柔。

“陛下……”他的声音忽然哽咽,“老臣……老臣恳请,参与编纂《襁褓治河录》,将今日所见所闻,传于后世。”

萧景珩与姜绾对视一眼,目中皆有欣慰。小樱忽然啼哭,襁褓的忍冬藤纹转为赤红——那是济州水闸告急的征兆。谢凛护腕的微光骤然转为血红色,显形出凉州毒雾己逼近玉门关。

“传旨,”萧景珩抱起小樱,碎玉光芒照亮他坚毅的眉眼,“开济州新旧两闸分流,命谢将军即刻驰援玉门关。至于朝堂——”他低头看着怀中的孩子,唇角扬起温柔的弧度,“今日便由朕的‘朝服’,亲自指挥这场治河之战。”

含元殿外,西北风卷起漫天黄沙,却掩不住殿内传来的啼哭声与议事声。白鸽掠过黄河水面,翅膀上的碎玉光影落入水中,化作千万点星光,随波流向远方的麦田与粮仓。

这一日的晨光,终将成为大雍治河史上最温暖的注脚——在那金殿之上,在那襁褓之中,一个帝国的温柔与坚韧,正以最柔软的姿态,悄然生长。

大雍历十二年十一月初一,朔日。含元殿的青铜钟鸣第七响时,萧景珩袖间的奶渍己被体温焐得半干,散着淡淡的乳香。他单手托着小樱的臀胯,指尖隔着百家衣触到孩子后腰的碎玉胎记——那是块形似水闸的淡青色印记,此刻正随着婴儿的呼吸轻轻起伏,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

“陛下,左相己在殿外候了三刻。”谢凛的银甲擦过殿门铜环,护腕内侧的“谢凛苏棠”刻痕与小樱襁褓的碎玉产生共振,在青砖上投出凉州沙丘的虚影。萧景珩注意到他护腕的银杏叶纹路沾着沙粒,知他昨夜定是在鸣沙山布防到子时。

“让他再候片刻。”萧景珩低头替小樱理了理襁褓角,忍冬藤纹的针脚间露出半片樱桃红——那是姜绾亲手绣的“防雾符”,用济州樱桃汁混着苏棠调配的驱虫药粉染成。孩子忽然打了个奶嗝,嘴角溢出的奶液滴在舆图的兖州河段,竟在纸上晕开极小的水波纹路。

屏风后传来细碎的环佩声,姜绾抱着小圆转出,银簪上的樱桃叶随着步伐轻颤,恰好与小圆襁褓的汤圆纹形成韵律。女婴正攥着襁褓边缘的药葫芦流苏,口水将绣纹浸得发亮,隐约显形出凉州双鲤泉的轮廓。

“本宫让翡翠在苏姑娘的解药里加了三倍忍冬藤粉,”姜绾伸手替小樱拂开额前细发,指尖掠过那道水闸胎记,“只是陛下,今日朔日大朝,当真要让两个孩子在场?”她的语气轻缓,却在“大朝”二字上稍作停顿,暗含对朝堂暗流的隐忧。

萧景珩抬头,目光落在姜绾腕间的玉镯上——那是破庙定情时他用碎玉雕的,此刻正与小圆的银鲤玉坠共鸣,在地面投出极小的粮仓光影。“昨夜禹碑显形,双生儿的血脉与黄河水脉相连,”他忽然轻笑,指腹抚过小樱掌心的纹路,“说不定,今日早朝,这两个小家伙要教满朝文武何为‘治河于无形’。”

话音未落,左相王承业的咳嗽声从殿外传来。这位三朝老臣身着绣着《周礼》十二章纹的朝服,腰间玉带扣上的饕餮纹擦得发亮,却掩不住袖口微微发皱——显然是今早得知“抱婴听政”后,匆忙更换朝服所致。

“陛下,”王承业一开口,便有股陈年墨香随气息溢出,“《礼记·曲礼》有云:‘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今陛下抱婴听政,成何体统?”他的目光扫过萧景珩袖口的奶渍,八字眉皱成“川”字,“若传至民间,恐损君威!”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