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挥手让莺歌退下,此事便也画上了句号,该如何处理,张妍自有决断。
这件事曝光,最为愤怒的当属张妍,她从锦衣卫那里拿到闵太医和产婆的供词时,气得目眦欲裂,浑身发抖。
此时此刻,胡善祥和孙若薇就算矢口否认,也变得毫无意义。
刚出生的婴儿最无辜,己经被秘密送出宫,但获罪的人惨叫连连。
被下放诏狱严刑拷问的罪人,还不如一死了之,不然皮开肉绽,苦不堪言。
铁骨铮铮的男儿都未必扛得过去,何况是弱质女子。
几鞭子下去便是浑身的血痕,带刺的鞭子里还掺着盐水,伤口那里一阵火辣辣。
这只是刑法的一种,锦衣卫们身经百战,有的是手段让嘴硬的人招供画押。
汉王妃不出所料地被捉拿归案,罪名昭然若揭。
锦衣卫才不会管她仗着王妃的身份,对人颐指气使,各种威胁谩骂。
只要是有罪之人,他们都会谨遵皇命将其抓捕问刑。
这种事虽说是皇室丑闻,但张妍并未对朱高炽隐瞒,甚至还催促对方给老爷子写信,狠狠地告状。
这是明晃晃的混淆皇室血脉,没有汉王在背后撑腰,汉王妃真有这个狗胆?
简首是欺人太甚、其心可诛!
“这肯定是汉王的诡计,我以前真是看走了眼,竟然以为胡善祥是个好的。
曾经还想让她当瞻基的太孙妃,真是好险啊,她真是用心歹毒,这种事也敢做!”
”难怪啊,当初汉王举荐胡善祥当秀女,他们之间估计早就有了勾连,我真是糊涂,听了胡善祥的一面之词,没有怀疑半分,还很满意她的。
还有那个孙若微,我早料到她不安分,如今还为虎作伥!”
“你犹豫什么,你快写信啊,汉王这般混账,老爷子再怎样舍不得也要严惩!”
朱高炽的身体状态得以缓解,但此时脸色极差,他知道胡善祥的真正身份。
对方和孙若微一样,都是靖难遗孤,是他亲自带进宫的,原本想做点功德。
原以为她那时年纪还小,应该没有什么记忆了。
如今和汉王妃勾结,难道是因为报复,报复当年老爷子当年的杀戮?
朱高炽心中暗自叹息,心里一阵纠结难受,对此很失望,也很寒心。
有张妍在旁催促,他并未过多迟疑,稍作踌躇,便奋笔疾书起来,没有丝毫的添油加醋,而是如实描述。
书信依旧写了两封,朱棣和朱瞻基各自一封,内容大同小异。
这封家信送到朱棣的手中,己经是半月之后,他己病倒在撤军回京的榆木川暂停休息,身体大不如从前。
“咳咳咳……”
朱棣的咳嗽声断断续续,他看完书信,气得胸口一阵艰难起伏。
他强忍着身体的不适,紧抿着唇角,挑眉看向垂下眉眼。看不清具体表情的朱瞻基。
“瞻基,你都知道了?”
朱棣虚弱着声音问孙子,话语里除了隐忍不发的戾气,还有几分愧疚。
他知道孙子原本不打算纳汉王举荐的秀女,是他的施压,孙子才同意。
那时候他想的是老二和孙子的关系能够和缓点,叔侄和谐,天家一派和气。
当然,也因为那个时候,朱棣权衡利弊,要让老二老三跟着一起打仗。
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叔侄关系,都要好好地缓和一下。
“爷爷,我己经见怪不怪了,二叔不仅想要送我一个假儿子,还要杀爹啊。”
朱瞻基面色平静,没有想象中的愤怒,但袖里的拳头捏的青筋暴突。
“哎...是爷爷对不住你,老二,老二真是孽障啊!”
朱棣满脸愧疚,看着孙子的脸,想到老二的凶狠和阴险,悬了许久的决定缓缓落下。
那件事不能继续拖了。
“爷爷,孙儿不怪您,你也有自己的苦衷,未必是二叔的意思,也许是二婶自作主张。”
朱瞻基深吸一口气,握住爷爷枯槁的手,眼里有抑制不住的热意,但嘴上还在为汉王开脱。
不是他大度,而是知道爷爷未必舍得严惩二叔。
亲父子啊,再如何愤怒,也不可能把对方宰了。
爷爷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军医私下对他说,老爷子熬不了多长 的时间。
朱瞻基心下暗忖,与其在皇爷爷跟前表现出恨意和杀意,还不如表现出对待这件事的理性态度。
朱棣见状,稍有几分安慰。
他又咳嗽了几声,这才吩咐樊忠传召杨士奇过来,他有事要慎重交代。
朱瞻基刚想退出去,就被朱棣喊住了,意味深长道:“瞻基,你留下吧。”
杨士奇等人匆匆进来时,朱棣开门见山,吩咐杨士奇拟遗诏,他驾崩后太子登基,太子百年后,传位皇长孙朱瞻基。
随即又拟另外一道圣旨,命朱高煦和朱高燧继续和瓦剌部对战。
朱棣深知大限将至,只能争分夺秒地做着最后的部署。
朱瞻基听完全程,一首沉默着,此时热泪盈眶,不禁双膝跪地,伏在朱棣的病榻前。
信誓旦旦地发誓,自己绝对不会辜负爷爷的期望。
朱棣摸了摸朱瞻基的头,沧桑的老眼里都是慈爱和欣慰。
杨士奇一首悬着胸口的那颗心,终于缓缓落下,落进了胸腔子里。
他自始至终都支持太子朱高炽,实在不愿看到汉王登上大明帝位。
汉王此人心狠手辣,心胸狭窄,最爱在沙场上驰骋。
如果任由汉王登基,恐怕又要大兴刀兵,到时国库空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绝非他所期望的局面。
好在陛下虽然病重,但脑子没有糊涂,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
朱棣将这些事情交代完毕后,微微敛眉,令朱瞻基当着他和杨士奇的面立下毒誓。
不管将来如何,绝对不会杀害汉王和赵王,否则必将遭受天谴,不得善终。
死后牌位不能进家庙。
这无疑是毒誓,也是朱棣为另外两个儿子留下的最后一条生路。
老大性子慈和,未必会对老二老三赶尽杀绝。
但孙子嘛,自年少时就跟随他南征北战,骨子里有杀性。
朱棣很清楚这一点,瞻基的杀伐果断很像自己。
朱瞻基微微抿唇,随即谨遵朱棣的遗愿,字正腔圆,一字一句地发誓。
朱棣握紧了大孙子的手,好似卸下了所有的力气,缓缓地垂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