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秦公子到天下策主

第15章 “华阳”

加入书架
书名:
大秦:从秦公子到天下策主
作者:
北泽的刘家人
本章字数:
6120
更新时间:
2025-02-14

而握笔的手却因为粘到血污而微微颤抖,连字也难以写下。

夜已深,室中的火光也逐渐熄灭。

此时王宫某处,却依旧喧闹。

嬴政抵达秦国前满心期待,尽管赵国人总在他耳边诉说秦国多么野蛮落后,但他并未对这里生出恶感——无论再糟,总不至于比赵国更甚。

在那个地方,他经常被人辱骂为“秦狗”

,而在自已的祖国,作为公子的一员理所应当能受到应有的尊重与待遇。

多少次梦见来到这里生活,没人再来欺凌自已,能住上舒适的寝居,享用丰盛的美食——可梦境也不如现实这般美好。

在从刑讯室出来后,他的弟弟就带着嬴政参观成蟜宫。

刚一进门时,甚至让他怀疑看错了匾额——难道真是以弟名为建的宫?

反复确定,终于相信这不是幻觉。

在秦国宏伟宫阙之间,居然专门为一个七岁少年修建了如此庞大华丽的居所,让他不由得大为惊讶。

尽管之前已经为种种奇闻做好了充分心理准备,但此刻站在雄伟的华清宫前依然感到震惊不已——这里的一切太过奢华惊人。

沿着水波荡漾的人工湖泊前行几十步,见到两位太监守卫在岸边等候,身着简单得几乎像是胡服却更加朴素的单衣和及膝肥裤。

其中较年轻那位负责引导嬴政脱掉衣物,并引领进入温暖的泉水中。

青年宦官一边替嬴政轻轻按摩着肩膀,一边介绍着四周环境……

### 华清池的传说与宫廷秘事

华清宫的温泉水常沐浴可使人强健,不生百病。

这泉水来自骊山宫中的骊山汤,每天都更换两次。

骊山宫的前身是周幽王所建的骊宫,而骊山汤初名星辰汤,周幽王建此宫的目的就是为了常常沐浴这特殊的水。

提到周幽王,想必公子了解?他曾以烽火戏诸侯闻名。

这时,嬴政靠在池边闭目养神,全身放松,疲惫随着温泉水渐渐散去。

宦官手法熟练地按摩着他的身体,让他感到极度舒适,以至于不愿开口说话,只是偶尔哼声回应。

年轻宦官见嬴政似乎对这段历史兴趣不大,眨了眨眼,轻声道:“公子可知,周幽王为何特意为这一池温泉建宫殿呢?”

嬴政依旧懒洋洋应道:“嗯。”

“是为了博取褒姒一笑。”

年轻宦官微笑回答,引来了嬴政的兴趣。

“哦?”

嬴政张口,“详细说来。”

宦官笑了笑继续道:“传说褒姒一生只笑过两次:一次是因为烽火戏诸侯,另一次是因为首次沐浴骊山温泉。

周幽王为了她的欢心,在骊山建立了骊宫,并将这片温泉圈作私有。

沐浴的地方没有遮拦物阻挡视线,头顶星空、足临碧波,令人赏心悦目,所以赐名为星辰汤,频繁光临骊宫。”

一旁的嬴成蟜听到这儿,轻笑了几声。

“兄长对这样的美景也不过是‘嗯’一声,暴露了你的冷漠呀。”

他开玩笑道。

“你觉得我不喜欢吗?”

嬴政不解。

这直接的问题反而把嬴成蟜给问懵了。

“我当然是喜欢这种美景的!越看越爱,越多越好!”

嬴成蟜连忙补充,一边心中暗想:“这里毕竟是战国时代的风气和我们这个时代不一样,有时真是难分古今。”

随后两兄弟用毛巾拭干身体,换上新衣,准备享受下一步——按摩。

当宦官引领他们到一间小室时,嬴政环视四周。

这里的房间不大,是他在秦王宫见过的最小的宫室之一。

虽然面积仅有数丈,但内部布置却别具匠心。

两张宽大的床铺放在一侧,后面设有一张高案,案上的熏香散发着淡淡清香。

突然,年轻的宦官挪开枕头,床上出现一个圆孔,孔下铺设了玉石。

这引起了嬴政的好奇。

【这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床为什么会有一个洞?】他对弟弟投去疑惑的目光,想得到解释。

今天的奇遇真是不少,他心里也有许多疑问,但最后还是有些不好意思提出。

在宦官的帮助下躺下时,他的脸刚好埋进了床上的小孔里。

这时他才明白这孔原来是透气用的。

头上传来温和的询问声:“公子需要调整一下吗?头舒服吗?”

床铺柔软如梦境一般,让他无比惬意。

他轻声道:“不必了,这样很好。”

宦官应了一声,手却停在嬴政背部上方,不知从何下手。

旧伤夹杂着新伤,鞭痕交错着烫伤。

宦官无奈地看向为嬴成蟜按摩的年长同事,比了个无声口型问:“这个怎么按啊?”

年长宦官瞥了一眼,目光中透露出惊愕,在嬴成蟜耳边低声解释:“长公子后背还有新伤,刚泡过温泉,受不得重压。”

闷闷的声音从床上传来:“那就改按脚吧。”

他没有特意压低声音,仿佛不忌讳哥哥的伤痛。

嬴政立刻理解了兄弟的举动:若真按了那片脆弱的肌肤,浴后刚愈合的疤痕定会破裂。

“辛苦你了。”

他对年轻宦官说道。

宦官连连摆手,心中满是惊讶与敬佩。

他是第一个对自已表达感激的主子。

宦官重新盖好枕头,说:“请公子躺下吧。”

嬴政依言躺好。

宦官开始为他按脚,一边询问是否力度适中,嬴政回答正好合适。

不久他就沉浸于香气中,渐渐入睡,鼾声渐起。

兄实在太累,另一边,年长宦官轻轻呼唤着嬴成蟜要不要翻身,却没有得到回应。

再唤了几声后,发现这位小公子正闭眼张嘴打瞌睡。

两兄弟终于进入梦乡,大约亥时已过。

此时的廷尉狱却灯火通明,喧闹嘈杂。

人们在夜色笼罩下的火光中哭泣、叫喊、哀求……

“吕不韦!畜生!”

“对不起母亲……”

哭声回荡在这座古城内。

第二天午初,草滩刑场,渭水波光粼粼间见证这一惨烈场面。

这里是著名的行刑之地,曾钉下了七百根染有深黑色血迹的木桩。

男男 ** ,老老少少的犯人一一被捆绑于柱子上,接受命运的审判。

### 刑场上早已布置妥当,刽子手森然站立在木桩之后,肩上的刀刃反射出刺眼的寒光。

被绑在木桩上的犯人们开始不由自主地颤抖,那些双手紧绑无法动弹的人也不例外。

回想起幼年时就听闻过的徙木立信之事,他们最后的一丝生存侥幸瞬间化为泡影。

秦人并不畏惧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却对这杀气冲天的法场深感恐惧。

此刻,咒骂吕不韦无母,怒吼苍天不公者有之;悔恨自已不该行刺公子长卿者有之;更有人祈求凌迟也能放过家中老母幼子一命……面对生死存亡之时,人生百态尽显其中。

刑场上,凛冽的肃杀之气弥漫,将所有人的心绪紧紧裹住。

围观的咸阳民众数量惊人,多得几乎可以挤干渭水的河流。

对他们而言,秦国从未见过如此大规模的行刑场景,就连刑场上准备的木桩也不够用——这般景象是史无前例的。

临近正午,吕不韦出现了。

这位出身商贾之人登上高台,手持一个锥形器具,小端贴近唇边,大端朝向人群。

他高声念出刺杀嬴政者的名单,并宣告籍没这些刺客的全部财产,处以族灭之刑,包括其家族和相关连坐者亦将枭首示众。

声音宏亮有力,压倒了周围的喧嚣,无人未能听见。

吕不韦的话音尚未完全落下,正午已至。

一道命令下,七百人性命戛然而止。

七百个刽子手同时举斧挥落,刹那间血柱喷涌,七百颗头颅滚落地面。

接下来解开旧绳、重新绑上新犯人——有人因害怕而在地,有人尿裤子,有人悲恸哭泣不止,还有的人大骂反抗着被押解过来。

二道命令后,又是一千四百人的生命消逝。

这一循环仍在继续:解绳、再绑……最终只剩下不到足够的七百个木桩供使用。

三令之下,近两千条生命就此终结,使得渭水变得血红如许,在整整三天内未曾恢复清澈。

---

### 鲜血从草滩渗入渭河,缓缓淌过古老的咸阳城墙,带着无言哀怨与冤魂远去。

顺着河水逆流而上,五里之处,逐渐传来嘈杂的人声,一座座宏伟宅邸的身影渐露轮廓。

再行三里,人群更加密集,楼阁鳞次栉比林立。

其间有一处,门两侧蹲伏着两座栩栩如生的狴犴雕塑。

那气势仿佛它们不是石刻,而是守护神兽一般。

大门上挂着一块“华阳”

的匾额,这里乃是华阳王后的府邸,长期无人问津。

今夕有别以往,主人归来了。

卧室内,华阳不飞意识缓缓苏醒,却感受到一阵强烈的头痛侵袭他的脑海。

他用手轻捂头部,艰难地睁开双眼,眼前模糊,像是覆了一层雾汽。

内心惶恐不已,曾经见到过一些重伤导致眼瞎的事迹浮现在脑中。

『难道我已经双目失明了吗?』他在心里嘀咕着。

多次眨眼后,渐渐能看清室内的景象——梁枋和屋顶轮廓清晰可见,他确认这里的确是自已的家,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下了些许:自已没有失明,至少还算安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