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李云龙长孙!空降监督沙瑞金

第62章 一碗面,两个世界

加入书架
书名:
我!李云龙长孙!空降监督沙瑞金
作者:
风水龙流转
本章字数:
4452
更新时间:
2025-06-22

李达康带着一阵风,离开了。

他的脚步,和他来时一样,匆忙,果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办公室的门被关上,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李承烽独自一人,静静地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

他没有因为自己暂时说服了李达康,而有丝毫的轻松。

恰恰相反。

一种更沉重、也更紧迫的压力,笼罩在他的心头。

一个月。

他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去解开这个被京州市所有部门,拖延了整整一年,都束手无策的“死结”。

去面对那个背景深不可测的山水集团,和它背后,那只若隐若现的、来自省城的黑手。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也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豪赌。

他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

再次睁开时,他眼中所有的迷茫和压力,都己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如同手术刀般,冰冷、精准、而又锐利的平静。

他拿起了桌上的电话。

第一个电话,是打给他的新任秘书,小刘。

“小刘,之前让你约大风厂的工会主席,郑西坡。”

“时间不变,地点不变。”

“另外,”他补充道,“再帮我准备一份我们光明县产业园的股权分配方案,要最简化、最通俗易懂的版本。对,就是那个给村民们看的版本。”

第二个电话,是打给远在光明县的、他的公安局长,祁同伟。

“同伟,帮我用最快的速度,查两个人的底细。”

“第一个,蔡成功,大风厂的现任法人代表。”

“第二个,高小琴,山水集团的董事长。”

“我需要他们最详细的资料,尤其是他们最近的资金往来、社交圈子,以及……他们和市里哪些领导,走得比较近。”

两个电话,简短,有力。

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布下了第一明一暗,两条战线。

次日,中午。

京州市,大风服装厂旁边,一家名为“老地方”的家常菜馆。

菜馆不大,有些年头了。

店里的桌椅,都带着油腻腻的、陈旧的光泽。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饭菜香气和工人们下班后,喝着廉价白酒、高声谈笑的喧嚣。

这里,是另一个世界。

一个与市委大楼里那种安静、严肃、权力流转的世界,截然不同的、充满了烟火气和生活本身质感的世界。

李承烽到的时候,只带了他的秘书小刘。

他脱掉了那身象征着身份的西装,只穿着一件最普通的白衬衫,和一条深色的休闲裤。

他走进菜馆,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角落里,那个独自一人,默默抽着烟的老人。

他就是郑西坡。

大风厂的工会主席,也是一千多名工人的主心骨。

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风霜,那双本该安享晚年的眼睛,此刻,却充满了化不开的忧愁和焦虑。

他的面前,只放着一碗清汤寡水的阳春面。

李承烽没有让秘书上前,他自己,缓步走了过去,在郑西坡的对面,自然地坐了下来。

郑西坡抬起头,看到眼前这个过分年轻、气质不凡的陌生人,眼神里,充满了警惕。

“您是?”

“郑师傅,你好,我叫李承烽。”李承烽微笑着说道。

他对着饭店老板喊了一声。

“老板,再来一碗阳春面,多加点葱花!”

他没有说自己是市委副书记,也没有说自己是来“解决问题”的。

他就那么静静地坐着,等面端上来,然后拿起筷子,和郑西坡一样,呼噜呼噜地,吃了起来。

郑西坡看着他,心中的警惕,慢慢地,消散了一些。

他看得出来,眼前这个年轻人,吃面的姿态,很香,很真实。不是装出来的。

一碗面,很快见了底。

李承烽放下筷子,抽出纸巾擦了擦嘴,这才开口,问了第一个问题。

“郑师傅,这面,还是当年的味道吗?”

郑西坡一愣。

“这家店,开了快二十年了。以前,大风厂效益好的时候,工人们下了班,都喜欢来这儿,要一碗面,加两个荷包蛋,再喝二两酒。那时候,日子……有奔头啊。”李承烽的语气,像是在回忆,也像是在感慨。

郑西坡的眼眶,瞬间就红了。

他知道,眼前这个人,是有备而来。

“市里,开了二十多次会了。”

李承烽看着他,终于切入了正题。

“那些报告,我都看了。但我今天来,不想听那些官话。”

“我就想听听你们工人,最真实的想法。”

“你们的底线,到底是什么?”

郑西坡沉默了许久。

他掐灭了手中的烟头,抬起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看着李承烽,声音沙哑,却字字千钧。

“李书记,”他己经知道了对方的身份,“我们工人,就三条底线。”

“第一,我们要饭碗。工厂不能倒。我们可以降工资,可以加班,甚至可以不要奖金。但我们不能没了工作,那是一家老小的命根子。”

“第二,我们要公道。我们那西成的员工股,是我们几千号人,从牙缝里省出来的血汗钱,真金白银买下来的!现在被蔡成功那个王八蛋和山水集团,不明不白地就弄没了,这笔账,必须给我们算清楚!厂子的地可以是国家的,但我们手里的股,是我们自己的!”

“第三,”他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愤怒和不甘,“我们要一个说法。我们想知道,到底是谁,在背后,非要置我们大风厂于死地!”

听完这三条,李承烽点了点头。

他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了那份简化的“光明模式”股权方案,推到了郑西坡的面前。

“郑师傅,这是我在光明县,带着农民们搞的一个方案。”

“农民可以用土地入股,工人,也同样可以用技术和工龄入股。”

“我今天,不能向您保证什么。但我可以告诉您,我的思路,和你们,是一致的。”

他看着郑西坡,眼神,变得无比认真。

“你刚才说的三点,饭碗,公道,说法。”

“我,李承烽,今天,就在这碗阳春面的面馆里,给你们大风厂一千多名兄弟姐妹,一个承诺。”

“一个月之内。”

“这三样东西,我一定,原封不动地,亲手交到你们手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