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少年时代【二】

第四十章 你得拼命

加入书架
书名:
我们的少年时代【二】
作者:
做公主好难鸭
本章字数:
5050
更新时间:
2025-06-20

"该不会是......"邬童突然噤声,我们三人同时转头——陶西正抱着一摞教案从拐角转出来,西装革履得让人不敢相认。

"同学们早啊。"他推推金丝眼镜,嘴角却还是那个熟悉的痞笑,"从今天开始,可以继续叫我陶老师。"

全班倒吸一口凉气。我偷偷翻开崭新的物理课本,发现扉页上不知被谁画了个迷你棒球场,旁边写着:"解题和击球一样,找准甜蜜点。——W"

第一次月考就像一记当头棒喝。邬童尹柯稳居年级前十,我却在两百名开外挣扎。放学后的空教室里,我把数学卷子揉成团砸向垃圾桶:"见鬼的三角函数!比变速球难接一百倍!"

"用这个。"尹柯变魔术般推过来两本笔记,封面上画着精密的思维导图,"把知识点想象成防守阵型。"

我忽然发现他手腕上还戴着棒球护腕,墨水写的数据己经褪色成淡蓝。邬童显然也注意到了,捡起纸团慢慢展开:"喂,你们说......"

"北京体育大学。"我脱口而出,手指无意识地在课桌上画着战术符号,"运动训练专业有棒球专项。"

邬童的钢笔尖在志愿表上顿出个墨点:"文化课分数线要求不低,你得加油了。"

"现在开始特训。"尹柯的平板亮起来,密密麻麻的时间表铺满屏幕,"早上六点单词,午休时间理综,放学后三小时模拟考——比甲子园训练量减半,应该很轻松。"

窗外的银杏叶开始泛黄时,我们形成了奇特的备考阵型:尹柯坐镇中外野般掌控全局,邬童担任投手般攻坚难题,而我像游击手一样查漏补缺。陶西的办公室成了我们的"牛棚",堆满棒球形状的错题本。

十月的风卷着金黄的银杏叶扑簌簌地打在教室窗户上,我盯着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上鲜红的"98"分,手指不自觉地着卷角。课桌里还藏着前两次的成绩单:76分,84分。虽然一首在进步,但距离"安全线"还差得远。

"三角函数又全军覆没?"邬童的声音从头顶传来,他不知何时站在了我身后,修长的手指正点着我试卷上被扣分最多的大题。阳光从他背后照过来,在试卷上投下一道阴影,正好盖住我画得歪歪扭扭的辅助线。

尹柯把一本厚厚的笔记本放在我桌上。翻开第一页,是工整的知识点梳理,每个公式旁边都用红笔标注着棒球术语。"sin2α+cos2α=1就像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是后续所有战术的基础。"他的指尖在纸面上轻轻敲击,"你总记不住是因为没建立知识体系。"

午休铃响过后,教室里的人渐渐走光。我们三个留在空荡荡的教室里,邬童把几张A3纸铺开在课桌上——那是他珍藏的王牌投手训练计划表,现在被重新标注成了学习计划表。

"早上5:30-6:00,单词记忆。"邬童用红笔圈出时间段,"这个时段大脑最清醒,就像晨训时的投球练习。"

"午休12:30-13:00,理综选择题特训。"尹柯补充道,在表格里画了个小小的棒球符号,"相当于每天的中继投手训练。"

我看着精确到分钟的作息表,突然发现连喝水时间都被标注出来。"这也太严格了吧?"

"去年全国大赛前,我们每天要投200个变速球。"邬童把计划表拍在我胸口,"你觉得高考比那个容易?"

尹柯补充道“我俩考进去不难,就你现在这个状况,你得拼命。”

窗外的银杏叶在风中打着旋儿落下,我们开始了魔鬼特训。每天清晨五点半,我揉着惺忪的睡眼在教学楼天台背单词时,总能看见邬童己经在那里做拉伸运动。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全是英文例句,每个难记的单词旁边都画着形象的小图案——"abandon"旁边是个放弃比赛的投手,"abnormal"边上画着邬童自己投出的诡异曲线球。

午休时分的图书馆角落成了我们的专属领地。尹柯的平板电脑投射出生物知识点脑图,海马体的结构被他标注成"记忆捕手",神经突触间的传递过程则被比喻成"内野传球配合"。当我第三次在同一个遗传题上出错时,他突然从书包里掏出个棒球模型。

"看好了。"尹柯转动着球体,用红笔在缝线处标记,"DNA双螺旋就像球的缝线,解题时要找准旋转方向。"阳光透过模型在桌面投下斑驳的光影,我突然看懂了题目中的碱基配对规律。

晚自习后的教室总是只剩下我们三个。我的右手食指因为长时间写字磨出了水泡,创可贴下面传来隐隐的刺痛。邬童突然从书包里掏出个蓝色小罐子,里面装着白色粉末。

"投手防滑粉。"他抓起我的手指轻轻涂抹,"比护手霜管用多了。"粉末接触皮肤的瞬间,我闻到熟悉的松香气息,是棒球场上特有的味道。

十二月的第一场雪来得猝不及防。某个深夜,我们顶着风雪从图书馆出来,我的运动鞋早己被雪水浸透。我拿出一个保温杯,里面是妈妈熬的姜糖水,杯底沉着几颗红枣枸杞。

"我妈说说..."我边给他俩倒水边说,"感冒会影响复习效率。"

我捧着温热的杯子,看见教学楼值班室的灯还亮着。保安大叔推开门冲我们招手:"进来暖暖再走!"他的收音机里正放着棒球比赛解说。

寒假前的期末考试,我的总分终于冲进了前五十。当陶西把成绩单递给我时,他的指尖在数学成绩上多停留了两秒:"119分,比开学时翻了一倍还多。"窗外枯树枝上不知被谁系了条蓝色丝带,在寒风中飘成一道完美的抛物线。

终于,我们迎来了高中最后也是最短的一个春节假期。

春节假期短暂得像是幻觉。我们挤在尹柯家的书房里刷题,窗外此起彼伏的爆竹声被降噪耳机隔绝。邬童的耳机上别着小熊队的队徽——去年全国大赛的纪念品,在台灯下泛着金属光泽。当我第三次算错物理题时,他突然摘下耳机,用铅笔在题目旁边画了个投手丘。

"看这里。"笔尖点在题目关键条件上,"就像判断投球路线,要先分析旋转方向再决定挥棒时机。"

尹柯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泛黄的《棒球物理力学》,"其实高考物理和棒球战术很像。"他翻到折角的一页,上面用荧光笔标出了抛物线公式,"就像计算高飞球的落点,只要找到变量关系......"

除夕夜的饺子在书桌上冒着热气,我们三个人的模拟卷铺满了整张餐桌。尹妈妈悄悄把台灯调亮了些,灯光下,邬童的侧脸线条显得格外锋利。他正盯着最后一道大题,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深深的痕迹。

"用能量守恒。"我突然福至心灵,"就像计算全垒打的初始速度!"

邬童的笔顿了一下,随即在纸上画出一条漂亮的抛物线。我们相视一笑,窗外的烟花恰好炸开,照亮了三个叠在一起的手掌。

"给。"邬童突然扔过来一个牛皮纸包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